已有1條回答
在孩子的初中學習生活中,他們都面臨著中考的壓力,而且很多初中生都存在厭學的心理。這就會導致孩子每天的學習狀態都很差,甚至是沒有目標和動力,這也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效率。作為家長要及時幫助孩子調整學習狀態,找到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初中生沒有目標和動力怎么辦
1、家長首先要定位準確
家長應該讓孩子明了中考的意義,只有孩子重視了,他才有動力,才能自覺地投入。家長的任務不是替孩子下決心,而是幫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幫助孩子客觀分析他的能力和學習水平,挖掘出他的潛力,樹立孩子的信心,確立要奮斗的目標,鼓勵其努力拼搏。
2、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家長平時要多鼓勵孩子,欣賞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孩子制定學習計劃,并積極落實計劃。家長還要善于與孩子溝通,傾聽他們的呼聲,引導教育,少指責,多表揚。在日常生活中,從生活小事入手,幫孩子形成嚴謹認真的習慣,使其逐步養成精細、審慎、耐心的態度和習慣。
3、幫孩子找到學習的目標和意義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人生理想,然后引導孩子通過學習去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這樣學習就不再單單只是為了分數和名次。同時可以幫助孩子將目標細化,把遠大的目標細化成一個個看得見、容易達成的短期目標,這樣會讓孩子有持續的學習動力。
4、培養興趣愛好
很多初中生沒有目標和動力的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也就是不知道自己的興趣所在。家長可以讓孩子學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做孩子喜歡的,心里自然而然就會開心,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充實,慢慢就不會感覺空虛迷茫無助了,而且也會在興趣中找到自己以后的方向。
5、定期給孩子一點放松和調節的時間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學習到了一定的階段,成績不但不沒有上升,還會出現停滯或者下滑的現象,這就會導致初中生沒有目標和動力。因此,學習任務上的布置一定要考慮孩子的實際承受能力,給孩子留出足夠的休息時間,保證孩子的良好聽課狀態。
初中生沒有目標和動力的原因
1、學習壓力增大
從小學進入初中,學生要學習的科目越來越多,學習時間越來越長,學習負擔也越來越重。在課程難度增大、教學速度加快的情況下,部分學生由于基礎差,學習方法欠缺,自我調適能力有限等原因,在學習中深感吃力,跟不上進度。因此容易產生厭學的情緒,導致初中生沒有目標和動力。
2、意志力薄弱,吃不了學習的苦
初中的學習還是很辛苦的,早上還得早起背單詞背短語,禮拜天還要寫很多作業,所以特別辛苦。這就讓很多初中生在學習中叫苦連天,他們吃不了學習的苦,所以在學習中沒有目標和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