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學生的家庭就要注意孩子的情緒變化,不然家長沒有引起重視,只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就比如他們畏難情緒的存在,就很有可能會使孩子難以進步。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調整孩子畏難的心態,讓孩子掌握良好的方法,逐漸去進行突破。
學生畏難情緒怎么解決
1、讓孩子對事情有飽滿的熱情
孩子的畏難情緒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沒有興趣所致,因此家長在讓孩子學習或參加活動的時候,不要一副強人所難的樣子。要讓孩子自己產生興趣,不然會加重孩子的心里負擔,讓孩子的畏難情緒變得更加嚴重。
家長要有耐心,要善于做細致的教育工作,要用適當的方法來啟發孩子學習,促使孩子接受父母的教育,最終把父母的積極性轉化為孩子主動學習和做事情的積極性。
2、幫助孩子控制學習的難度
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畏難情緒不可避免,但拉開成績差異的關鍵,恰恰是孩子能否有能力戰勝畏難情緒。如果適當降低學習難度,對于具有畏難情緒的孩子來說,是建立信心的好方式。
所以,在對孩子的學習安排中,家長不妨在習題的選擇上,降低一些難度,讓孩子在一次次能夠完成任務的嘗試中建立信心。從而向更高難度的題目發起挑戰。
3、緩解孩子的焦慮、害怕的心情
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心理狀態,主要就是擔心自己做不出來、不會做,事情還沒有開始就對自己全盤否定,這樣就勢必會讓孩子焦慮擔心,給孩子的情緒與心理帶來負面的影響。
我們可以告訴孩子,不用擔心,每個人都會有害怕困難的心理,怕是因為擔心出錯,即使錯了也沒關系,還可以再改,或者多嘗試幾次,后面就會越來越好的。
如果孩子一遇到難題就想著逃避,這也從側面說明了孩子抗挫折能力不足,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妨多帶孩子參加一些體育鍛煉、戶外拓展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孩子去經歷挫折、磨練意志,培養抗挫能力,增加自信。
學生產生畏難情緒的原因
1、家長給予孩子要求過嚴格,目標過高
我們給孩子設置的目標,應該是他墊墊腳就能夠得著的高度,而不是很努力去夠都難以抵達的程度,否則,他一次又一次地不能達成目標后,自信心一點點的被磨滅,后面就幾乎全無信心了,也就會產生畏難情緒。
2、學校原因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還有可能是學習的環境。學校的環境里,最核心的有兩個因素:師生關系和同學關系。這兩個核心因素,對孩子的影響是巨大的,如果師生關系搞不好,或者和同學的關系搞不好,孩子是很難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下去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