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上小學后,可能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比如上課搞小動作的行為,那我們肯定是需要和老師進行溝通的,并且需要咨詢老師具體原因,這樣才能更好的給予孩子引導,也是利于孩子減少此類行為的出現。
老師說孩子上課搞小動作怎么回復
感謝老師對我孩子的關注和關心,麻煩老師多多管教一下他。他回家后,我也會好好教育他,爭取讓他上課能認真聽講,不要說話,不要搞小動作。
也就是說,只要是如何來配合老師的工作,你可以先先和老師說,一定要好好教育孩子,讓孩子不再出現孩子上課搞小動作的行為,然后也可以協助老師。在具體的溝通上要如何教育孩子,要如何配合老師的工作也要表示一下,對老師工作的認可,希望和老師一起把自己的孩子教育好。
孩子上課搞小動作怎么引導
1、家長要對孩子的行為進行合理的約束
有一些孩子從小就喜歡多動,但是家長一定要告訴孩子的行為標準,讓他們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去做,什么事情不能去做。特別是在上課的時候就應該全神貫注的聽老師上課,而不能私下做一些其他的小動作,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做好獎勵和懲罰。
如果孩子在后續上課的時候都非常的認真,那么家長就應該給予孩子夸獎,以此增強孩子的自尊心。同時可以對孩子進行積極鼓勵,讓孩子保持一個良好的自我價值觀,其實很多孩子都迫切得到家長的關注。
2、鼓勵孩子每天要舉手回答問題
很多時候,孩子子上課搞小動作,是因為沒有跟著老師的思路走,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上,所以要鼓勵孩子多舉手回答問題。我們就要通過不斷加強孩子的這類行為,能讓孩子緊緊跟隨老師的思路,偶爾在別的學生還沒反應過來,他卻能答出來時,就會大大激發孩子的興趣。
3、調整方式,及時肯定
如果發現孩子上課搞小動作是因為緊張而重復做,父母可以在平時為孩子多提供一些與鄰里親戚打招呼的機會。先從簡單的語言溝通開始,并給予及時的鼓勵和肯定,然后再增加一些提問式的對話,幫助孩子首先不要對回答問題本身緊張,再鍛煉他應對不同人的提問方式。
孩子上課搞小動作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孩子上課小動作多,是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對外界其他的事情有好奇心,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可以改善上課小動作多的情況。
2、缺乏學習興趣。孩子對課堂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缺乏學習的樂趣,在課上就會有一些小動作,注重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找到學習的樂趣,可以減少小動作。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