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之后,往往性格也會變得比較急躁,在各種影視及文學作品的影響下,也特別的“仗義”,有可能因為一件小事就為兄弟“兩肋插刀”,出現打群架的情況,這不僅違反了學習的規章紀律,還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造成危害,對此家長應該怎么教育他們呢?
孩子打群架怎么教育
1、父母在聽到孩子打架受欺負后,不能著急要為孩子出頭,仔細的詢問其中的細節,前因后果,判斷孩子是不是真的無辜受欺負,還是因為孩子某些言語和行為才受欺負的,知道來龍去脈,才好做出正確的處理方法。
2、務必要冷靜,心態要平和。學生打架肯定是過于情緒化的表現。家長沒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暴跳如雷,那么就更不能正確處理和解決學生的問題。有一個平和的心態,保持冷靜是家長妥善處理學生打群架事件的前提。
3、一定要教會孩子,如果和別人發生沖突的話要怎么樣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怎么樣才能更好地去向別人尋求幫助。培養孩子的安全意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孩子們發生沖突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引導他們,讓他們能夠更好的處理問題。
4、成人與孩子對事件達成共識后,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來落實。因此成人要與孩子共同監督,經常用達成的共識來分析與處理問題,長期堅持,孩子打人的現象自然消失,代之的是用合理的語言與行為表達自己的述求。
孩子打群架的危害
第一、孩子打群架的結果往往是造成受害者身體的損傷,遭受傷痛的折磨,對加害者來說,可能會引起他無盡的自責、仇恨的加深,有的甚至會自暴自棄走上一條自我毀滅的道路。
第二、擾亂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影響同學們正常的學習和生活。至于當事人的學習和生活,影響決不是一節課、一兩天的問題,嚴重的可能會影響一輩子。
第三、讓孩子形成一種錯誤認知,就是攻擊他人是處理矛盾的最佳方式,只要遇到自己不合心意的事兒就要動手出擊,長期下去孩子就無法學會正確的處理矛盾方式,將來更可能會出現各種社交問題。
孩子特別沖動怎么教育
1、在孩子情緒沖動時盡量冷處理,等平靜下來,帶著“親和”的態度,放下家長的架子和權威,與孩子平等的溝通,傾聽孩子沖動的原因,共同分析沖動可能的后果,在取得孩子認可和信賴的基礎上進行教育,預防不良后果產生。
2、誘惑也會讓人變得更易沖動,因為它具有很強的欺騙性,會讓人覺得可以獲得巨大的利益。然而通常來說,接受它,反而容易遭受巨大的損失。如果能夠引導孩子,讓他們學會抵制誘惑,則不但可以免受很多損失,也會讓他們遇事時變得更克制。
3、每一次偶發事件的處理后,適當地為孩子預見事態發展的方向,一方面可以讓小孩有防范意識,另一方面會通過此類事件感受父母的關心與愛護,他就會慢慢地相信你、信任你。
4、獎懲結合,是最佳的教育方式,在獎懲結合的基礎上要更加的強調獎勵。因為懲罰并不能讓不良的行為消失,只是暫時的壓抑不良行為。無論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應該是及時的,如果不及時,獎勵和懲罰都是沒有效果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