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寒假快到了,一些家長又開始忙碌著給孩子計劃寒假如何過的問題了。陪孩子度過寒假,這是一件好事,無論做什么,“預則立,不預則廢”,有計劃永遠好過稀里糊涂。
那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孩子的寒假,才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呢?下面是陪孩子度過寒假的七點建議:
1、保持有規律的生活,同時鍛煉身體。
孩子平常上學的時候,晚上要寫作業,通常睡得很晚,早上又要很早起床到學校去,經常性睡眠不足。寒假我要求她9:00之前上床,第2天早上8:00左右起床,保證充分的休息時間。
同時為她選擇合適的體育鍛煉項目,戶外長跑和室內跳繩,根據天氣情況靈活進行選擇。你也可以根據孩子的愛好和實際情況安排作息和鍛煉時間,讓孩子得到充分的鍛煉~
2、先認真完成作業
無論放多久的假,有多少事,作為一個學生完成自己的作業一定是最重要的事情。陪孩子度過寒假的建議,作業就要在放假后,抓緊時間寫。
作業可平均在除了年前年后各三天,以及開學前四五天前的時間里,每天大概就是完成二十分之一的內容。這樣,每天的作業量不多,又能保證按時完成作業。
3、讀一點課外書
讀書是提升語文素養和人文素養最有效的途徑。所以,放寒假間,一定要為自己安排一定的讀書時間。
最主要的是,課外閱讀對于學生未來的考試也愈來愈重要。而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孩子的學習任務會愈來愈重,那時,想再多花點時間去看書,恐怕都不能隨心所欲了。
4、體驗年節文化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學習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學習是體驗和參與。
所以,利用年節期間,讓孩子多多參與體驗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文化同樣是極有意義的事情。所以,過年前后三四天,孩子可以不寫或少寫作業,把主要精力放到體驗年節文化上。
5、可以讓孩子跟大人購購物、逛逛街、貼貼聯、走走親、訪訪友、看看燈等等。這本身也是一種學習,還可以到一些鄉鎮看看有民族特色的各種表演等,這都是增進孩子對傳統文化熱愛的機會。
6、預習課本,做好開學準備
除了完成必要的作業外,如果時間允許的話,還要盡量能預習一下下學期的上課內容,這樣有利于下學期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同時要積極調整生活作息,檢查開學所需要的一些必要的準備,這樣安排就會顯得井井有條,忙而不亂。
7、讓孩子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安排一次長途自駕旅游,暫定南方,年初三出發。如果天氣變化,出現高速結冰封路的情況可能就會取消,來一個1天左右的短途旅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