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生氣拒絕溝通是因為父母太過不理解他們,總是因為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就責怪孩子,讓小孩產生了心理陰影,不愿意跟父母溝通。家長要理性的看待孩子的對錯,不要一直訓斥孩子,要多給孩子鼓勵和支持。
孩子生氣拒絕溝通怎么辦
1、做孩子的同齡人
父母就像孩子一樣,父母只有從小孩出生的那一刻起才成為父母。所以當談到做小孩的時候父母是最合適的,但大多數父母總覺得自己比孩子大二三十歲,習慣以長輩的姿態命令小孩,這恰恰讓孩子在父母面前變得膽小自卑。父母要學會和孩子站在同一高度平等交流,做孩子的同齡人,小孩才會愿意跟父母溝通。
2、給他們擁抱
溝通交流中90%都是使用肢體語言來表達的,在語言無法起到溝通作用時,肢體語言就是最好的代替,甚至在情感表達上更為直接和明確。孩子在特別生氣的時候,不想聽責備的話,也聽不進去道理。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讓他的情緒盡快平復下來,可以給孩子一個擁抱,在穩定的情緒下,孩子更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議。
3、認真傾聽
孩子情緒穩定后,家長想要和小孩有效溝通,父母就先要做一個合格的傾聽者。要有認真傾聽的態度,打斷孩子、催促孩子都是對他們的不尊重,隨便貼標簽更不可取,傾聽過程中要觀察他的情緒并及時給予回應,引導他說出心中的想法,讓小孩說出自己生氣的原因。
孩子拒絕溝通的原因
目標過高。有的父母會將小孩看成自己理想的再現,希望他能成為自己期待的樣子,因此時常會擺出嚴厲的態度令孩子產生距離感。而小孩則會因為擔心無法回應父母的期待,而主動選擇減少與父母的溝通,跟父母產生距離和隔閡。
對孩子提各種要求,自己卻都做不到。為什么有些事情連家長自己都做不到,卻總是要求他一定要做到,我們看到父母犯的錯給他們指出來,還會被誤解為頂嘴,他們總會吼叫著教訓我們,覺得這就是在教育我們。在他們眼里似乎就是要什么都聽父母的,這很容易讓他產生叛逆的情緒。
與孩子溝通中缺乏平等。與孩子平等溝通是很多家長都很容易忽略的事情,當他和你表達一些想法的時候,作為家長的你肯定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還小,你懂什么?這樣的話不僅會挫傷小孩表達交流的意愿。更會讓他感到與你沒有共同的話題,讓孩子更加不愿意跟父母溝通。
總喜歡替孩子做決定。有很多家長或多或少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喜歡幫小孩做決定,他們總以為孩子還小,就很少會注重小孩的感受。這樣一來會讓孩子感覺到他的自主權受到侵害,更會增加他的逆反心理,不僅不愿意與你溝通,更想掙脫家長的束縛逃離父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