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七歲孩子的成長階段安全感是很重要的,這意味著他對父母建立起了信任,覺得父母是自己的后盾,能更有自信的做事。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對孩子的陪伴越來越少,他能清楚感覺到許多事還是需要一個人面對,因此會讓孩子變得脆弱愛哭。
七歲孩子愛哭是什么原因
1、孩子可能安全感不足
孩子如果比較敏感或者安全感不夠時,就會因為過分焦慮而產生質疑,尤其是在那些家庭關系比較緊張,這父母動輒對自己打罵的情況下,這些焦慮都會讓孩子變得格外敏感和懦弱。
在這種長期的敏感和安全信任不足的情況下,毋容置疑會給孩子帶來潛移默化的性格影響。長期的壓抑,也會讓孩子在面對問題的解決時,更多的是恐懼和不安,就會導致七歲孩子愛哭。
2、父母的輕易妥協
孩子的不良情緒的發泄有時是因為提出的要求沒有得到滿足,一些父母出于對孩子的疼愛或覺得煩躁,見到孩子哭鬧就馬上“投降”。這樣做的結果是讓孩子產生誤解,認為只要哭鬧就會迫使父母就犯,于是養成不良的情緒反應習慣。
3、粗暴對待
性格粗暴的父母或者急性子的父母看到孩子不良情緒宣泄時,總是忍不住用粗魯的方式直接壓制,遏制孩子的發泄。這樣的方法看起來明顯,但實際上孩子是出于害怕才停止,情緒腦被壓制,不良情緒被壓抑。長時間這樣,孩子內心積壓的情緒問題越來越多,性格也會越來越沮喪,變得非常懦弱。
七歲孩子愛哭怎么解決
一、接納孩子的情緒
家長應該尊重孩子發泄情緒的權利,孩子哭了,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讓他感受到你的關心和安慰。哭泣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法,尤其是當他語言能力還沒達到較高水平時更是如此。
所以,我們要幫助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鼓勵用更好的方式表達情緒。不要覺得七歲孩子愛哭就是不聽話,孩子需要媽媽溫柔的愛,去建立充足的安全感。父母希望孩子不哭,其實是希望他勇敢,而真正的勇敢,需要建立在早期的安全感之上。
二、培養孩子應對挫折的積極情緒
隨著孩子的成長環境越來越優越,有些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卻越來越弱,稍微遇到一點兒挫折和困難就大發脾氣,這樣下去導致孩子形成不良的情緒反應習慣。
所以要鼓勵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減少包辦代替。挫折之事無論大小,不管是生活、學習還是交友等方面的問題,家長都要鼓勵孩子持有面對困難不退縮、不逃避的態度,培養孩子積極的心理反應模式。
三、針對敏感的孩子,要善于觀察
有些孩子比較敏感,可能是天生“淚失禁體質”。這就要求家長也要保持敏感性,時刻注意著自家孩子的情緒變化。當孩子馬上要哭出來的時候,家長就要及時引導,讓七歲孩子表達出來為什么而哭?父母更要保護敏感孩子的自尊心,平時避免批評,盡量多表揚鼓勵。
七歲孩子該怎么教育
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家長要著重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和禮貌謙讓的習慣,這個也是孩子交往的第一個關鍵階段。家長要鼓勵孩子主動與其他的小伙伴交往,和小朋友玩的時候要謙讓,不搶、不打不鬧。
感恩引導:父母是把孩子捧在手心長大的,有的父母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也要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在這些家庭長大的孩子,打罵父母的大有人在。其原因就是對孩子過于溺愛,缺乏感恩教育。
所以有什么好吃好用的,我們要和孩子一起分享。讓他們幫助家長分擔一些家務,比如擦擦地,捶捶背,自己洗下襪子。這樣既培養了他們的能力,又在勞動中體會到了快樂和懂得感恩。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