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孩子進入青春期后,他們可能會感到陌生和好奇,他們的生理會發生變化,同時心理也在不斷成熟。孩子的知識面也在不斷擴大,父母身為他最親近的人,要先了解青春期少年的心理特點,做好應對措施,讓他更加健康的成長。
青春期少年心理特點有哪些
1、情緒不穩定,負面情緒多
成年人的情緒收斂穩定了,但是青春期少年的情緒,是非常不穩定的,就像過山車一樣,容易起伏不定,很容易對父母發脾氣。青春期少年心理特點之一是對事情沒有耐心非常容易惱怒,他開始向往自由的生活,心理認為自己已經長大成人了,從而非常抵觸父母的掌控,對于父母的教育經常表現的煩躁。
2、獨立性增強
進入青春期以后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承認和尊重,希望擺脫成人的約束,渴望獨立。為此他們總是會嘗試做一些之前沒有做過的事情,希望得到成人的認可和尊重。
3、向上性與盲目性的統一
青少年有了一定的評價能力,也開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希望得到老師和同學的好評,在學習和紀律方面會認真努力,力爭給老師和同學留下好印象。但調節能力較差,容易受外界影響,順利時盲目自滿,遇挫折時盲目自卑和泄氣,有從眾心理。
4、沉迷網絡
隨著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孩子接觸網絡變得越來越容易,同時孩子自制力比較低和好奇心比較強,導致孩子容易沉迷網絡。家長應讓青少年努力培養自制力,克服一切困難。
5、厭學心理
厭學是青春期少年最普遍的心理特征,具有厭學心理的孩子對學習的情感上的疏離及行為上的消極,令無數家長無所適從。家長都想幫助自己的孩子走出陰影,因為操之過急,或方法錯誤,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教育青春期少年的方式
1、學會表達自己的愛意
家長和孩子之間也需要形式化的情感表達,親子間或許不需要對感情的積累,但是需要感情上的表達。家長愛意的傳遞對孩子來說很重要,這是你們建立親密關系、信任感的開始,幫助親子建立一定溝通途徑,有了交流的機會,辦法隨之而來,矛盾也會因此減少。
2、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
尊重并不代表著家長什么都要聽孩子的,尊重與答應并不是同一個意思。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家長不妨放下自己的擔心,當兩個人發生意見的沖突時,家長可以聽聽孩子的想法,別用成年人的思維去束縛孩子。每個人的思想都大不相同,更何況有著學歷等多方面差異的親子之間。
3、讓孩子學會承擔責任
青春期需要個人成長空間,需要自我個性的發展,這需要父母建立在理解和信任的基礎上,才能有良性的發展。而孩子需要的獨立空間,父母的放手也在于對孩子的信任,家長要了解青春期少年心理特點,讓他有足夠的自我決策權,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生活負責。
家長教育青春期少年的錯誤方式
方式一:視成績為一切。家長重視青春期少年的學習成績無可厚非,因為成績關乎到孩子的未來。但是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并不是只有學習這一件事,孩子的“閃光點”也并不是只在孩子的成績單中體現。
因此,父母如果太過于看重孩子的成績,孩子考得好就喜笑顏開,孩子考得差就愁云密布,會對孩子產生不好的影響。孩子并沒有要求自己擁有一個完美的父母,同樣,父母也不應該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到完美。
方式二:不遵守承諾。有時家長答應了孩子,周末要陪他一起去公園玩耍,卻因為自己的私事或是工作上的事情耽擱,就直接取消了和孩子的約定。在家長看來這不過是口頭上的一個承諾,做不到也無妨,可是在孩子心里你已經失去了作為家長的威信。
家長在不得已取消和孩子約定的時候,一定要事先和孩子說明情況,告訴他暫時取消約定的原因,并約定好下一次出游的時間。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