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上課期間良好的互動可以幫助孩子更好的幾種注意力,也能夠幫助老師抽查孩子們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調整自己講課的節奏。但是有些孩子性格比較內向,上課的時候不舉手回答問題,缺乏勇氣和主動性,對此,家長應該怎么教育孩子呢?
孩子不舉手回答問題怎么辦
1、幫助孩子全面認識自己。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她的優點和缺點,優點需要表揚,缺點也需要指出來。一味的夸獎孩子就以為自己很完美,缺點正確對待,用打擊孩子的方式讓孩子改掉缺點的方式也不可取。
2、當我們學會了覺察并管理自己的情緒,慢慢的就能夠理解和感受別人的情緒,學會了換位思考的同時,能夠更加客觀的看待自己和他人。這樣孩子就不會因為害怕出錯、害怕被別人笑話而不舉手回答問題了。
3、孩子發表自己的“高見”主要針對“心高氣傲”的孩子。他們對普通的問題不屑回答,認為這沒有思維價值,只有那些特別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才能激起他們的興趣。要充分考慮這些孩子的心理需要,當一個問題提出后,給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請那些積極舉手的同學回答后,再多一個照顧環節,請同學再推薦一下,還想聽聽哪個同學的“高見”。
4、家長要從培養孩子性格人手,讓孩子變得外向一點、膽大一點。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提問,讓孩子在家人面前回答。當孩子回答正確、表達從容時,大家應給孩子掌聲和贊揚。
5、家長可以告訴孩子,老師不會因為學生回答錯了而批評學生的,因此,不用擔心被批評,相反,老師還會喜歡大膽舉手發言的學生。
6、給孩子做預習,第二天要學習的內容,家長幫助孩子做一個預習標尺流水,那么學一篇課文,那么標尺流水的橫軸上都是知識點1-9,讓孩子把明天要上學的這篇文章的知識點自己去拉出來,犯錯也不要緊,那么讓孩子自己預習、自己探索、自己動腦筋,這是一個內驅的啟動,是讓孩子自我的一個發動。
孩子上課不認真怎么教育
方法1:不要給孩子買過多的玩具,有時候選擇太多對孩子來說并不是一件好事,容易出現孩子一會玩一下這個玩具,一會玩一下那個玩具,讓孩子的注意力不斷地分散。
方法2: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學會規劃自己的時間,有計劃就不會盲目,做事情就更容易專心,所以要引導孩子合理地做計劃,然后分配好自己的時間,做事更有效率,注意力也會更集中。
方法3:孩子上課不認真,或許還有另一個因素,就是不喜歡某一科老師,這時換老師不是最佳的解決辦法,只有讓孩子盡快適應老師,發現老師的優點,或者是喜歡上老師所教的科目。家長可以和老師委婉溝通,共同幫助孩子解決困擾,盡快幫助孩子提高成績,讓他上課不再不舉手回答問題。
方法4:在家里的時候,要有意識地端正孩子的坐姿。比如吃飯的時候,要告訴孩子坐有坐像,要求孩子端正地坐好。不要讓孩子有托下巴,蹺二郎腿的習慣。不要像坐太師椅那樣或者斜著身子。這些姿勢或多或少都會懈怠學生的思維,最后導致走神。
孩子上課紀律差怎么改善
一、當孩子在課堂上不遵守紀律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要第一時間訓斥,因為你并不知道事情真相是什么,一旦不分青紅皂白一頓訓斥,有可能會導致孩子出現反感與叛逆心理,還會冤枉了孩子。先找到孩子的班主任進行溝通和交流,了解一下事情的經過,做一個大概的判斷。
二、家長應該多給學生講講遵守課堂紀律的重要性,為什么要遵守課堂紀律,讓學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學生明白了紀律是必須遵守的,在思想上才會重視起來,有了思想意識,加上日常的訓練,課堂紀律就會好起來的。
三、如果只是一味地批評,只能管得了一時,卻管不了一堂,還容易挫傷學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應當利用兒童都喜歡被表揚的特性,去發現學生中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表揚鼓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