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當青春期孩子開始叛逆時,如果家長不進行正確引導,將會讓他的性格變得偏執冷漠,對抗情緒更加嚴重。如果父母沖他發脾氣,他也會更加反感,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要多關注他的內心變化,不然將會出現嚴重的后果。
青春期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問題1:情緒激蕩。青春發育期的生理劇變,必然引起中學生情感上的激蕩。這種動蕩的情感有時表露有時內隱,一個微笑可以使情緒飛揚,徹夜興奮,然而他們內心里激動、高興或苦惱,消沉而表面上似乎很平靜;他們有話有秘密想與別人傾吐,可無論碰到父母或老師卻又緘默不言。
問題2:早戀。學生正值青春發育期,由于受認識能力和個性發展的限制,特別是在教育引導不及時不得力的情況下,使得中學生心理的發展表現出相對的幼稚性,所以自認為認真的,朦朧狀態下的戀愛出現了。盡管這種戀愛帶有好奇和模仿,但卻是一個令人十分關注的問題。
問題3:學習壓力過大與學習動力不足。對于大多數青少年而言,最重要的任務就是讀書。學習負擔過重,因為學習壓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屢見不鮮。考試焦慮、厭學及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記憶力問題等,是青春期孩子常見的心理問題。
問題4:人際交往差。隨著年齡的增長,獨立意識的增強,青少年與社會的交往越來越廣泛,獨立的愿望日益強烈,社會交往、發展親密的伙伴關系是青少年的一種精神需要。
因人際關系壓力而煩惱的青少年常表現為自卑、過分注意他人評價、容易受到傷害、虛榮心強、怕丟面子等。尤其是那些性格內向,心理承受能力較弱,而自尊心又極強的青少年,很容易在集體中感到壓抑和孤獨。
青春期孩子心理出現問題怎么辦
1、尊重隱私
很多家長都有偷看孩子日記本的習慣,這是相當錯誤的做法。畢竟孩子這個年紀,已經有獨立思考的能力,有隱私,父母想窺探孩子心理不能采取這種錯誤的方式,結果適得其反。
2、不做領導者
對青春期的孩子,家庭教育中最忌諱消極的評價、無情的斥責、不斷的猜疑、無理的苛求、空洞的說教,和自私的溺愛。父母應盡早放手讓孩子對面臨的各種問題,學會獨立地思考,自覺地積極行動。
3、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引導
父母要用對待青年、成人的態度,來引導青少年明確自己準青年的身份。要對孩子要因勢利導,少使用限制手段,在不存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容忍孩子有不同意見,讓孩子有足夠的機會去作決定,并讓他為自己的決定承擔責任,這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青春期孩子心理出現問題的原因
家庭環境差:家庭氛圍凝重,父母和孩子溝通少,甚至有的父母常年沒有陪伴在孩子身邊,他們對孩子就非常不理解,忽略孩子的情緒變化和需求。另外,家庭破裂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創傷和失落感,都有可能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人際關系差:大多青少年會出現難以與父母溝通交流的現象,與朋友傾訴便是他們疏解情緒的主要渠道之一。如果出現人際矛盾、人際關系疏離等情況都會影響青少年的情緒變化,比如在集體中感覺自己被邊緣化,使得青少年因不良人際關系出現心理問題。
社會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涉世未深,很容易受到外界誘惑,特別是身在一個群體中的時候,很容易有樣學樣。所以在青春期階段,如果孩子去接觸到一些校外人士的時候,有時候就會變得一發不可收拾,人在校園心在外面,所以會發生跟著這些人混,翹課去玩,嚴重的話可能就根本不去學校。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