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家長都被孩子拖拉磨蹭的問題困擾,想要孩子改掉壞習慣提高做事效率,作為家長應該先弄清楚是什么原因導致的,然后針對性的制定對策,這樣才能更加有效的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習慣能夠讓孩子一生受益,所以家長要扮演好教育者的角色。
孩子拖拉磨蹭的五個深層原因
原因一:孩子處理事務的能力不足。有的慢性子的孩子做事情本來就很慢,父母不要用平均速度要求孩子,更不能用成年人的速度要求孩子,不要給孩子貼標簽說孩子慢,不要讓孩子不開心。
原因二:孩子不感興趣有畏難情緒。我們大人在沒把握做好事情的時候,有時候也會逃避,孩子當然也會如此。父母要跟孩子一起,引導孩子學習新技能。比如孩子學琴先開始有興趣中間畏難,你要幫他渡過難關。
原因三:孩子缺乏時間觀念。孩子拖拉磨蹭,與沒有時間觀念也有關。很多小孩,并不能理解1個小時到底是多長時間,自己在1小時內到底能做多少事。90%以上的父母都誤解了小孩的磨蹭,其實這種“磨蹭”是他們自身節奏的表現。
原因四:家庭學習環境不佳。孩子在家寫作業拖拉磨蹭,如果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很容易讓孩子分心。孩子寫作業的思路被打斷,寫作業的速度自然就會變慢,而且長此以往孩子心理還會產生一種埋怨心理,在作業上面會可以去拖延。
原因五:家長過度催促。各位家長都經歷過催促孩子晚上睡覺的事情吧,明明10點應該睡覺,催來催去11點都還沒有上床。孩子變成這樣的原因,其實是因為對家長長時間的嘮叨,催促,形成了抵抗和依賴。這樣時間長了,孩子就會形成到什么時間點媽媽會催促自己做什么的意識,而不是到時間了自己應該做什么事情了。
孩子拖拉磨蹭怎么改善
方法1:讓孩子對事情產生興趣,比如和爸爸媽媽比賽穿襪子,看誰更快。家長在比賽時,可以故意放慢一點,讓孩子覺得有取勝的可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能做得很快。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孩子最大的榜樣就是離自己最親近的父母。
方法2:要允許孩子犯錯,接受他們不按照自己的指令做事,很多時候完成事情的方式不止一種,家長不應該有非常強的控制欲,孩子不是動物,他們有自己的想法。要給他們自由發展的空間。
方法3:家長要有一雙善于發現美的眼睛,觀察孩子行為的進步,并且及時地給予孩子鼓勵和表揚。鼓勵,不僅僅是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在孩子表現并不那么好,甚至表現很糟糕的時候也要鼓勵他,孩子一定會用更加積極的努力來回饋你。
方法4:大人也參與到“反磨蹭”的游戲中來,大人和孩子彼此監督是否有磨蹭的現象,如果誰磨蹭就要受到另外一方的懲罰,從而在相互監督中加強時間觀念。
孩子寫作業三心二意怎么辦
1、注意勞逸結合,提高做事效率。每個人在一天里,總是有腦袋最疲憊、反應最遲鈍的時刻。對我自己來說,每天傍晚5點至6點往往是自己腦力最差的時刻。這時,專注力明顯較天里的其他時刻差。如果繼續進行需要耗費腦力及專注的活動,專注力的耗竭也會很快來臨。
2、遇到孩子寫作業不專心,與其謾罵不如適當地讓孩子承擔自己的行為帶來的一些后果。大部分孩子都是害怕老師的批評,喜歡被表揚的。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很后悔,心里想:“這下完了,看來明天寫作業得快點了,不然還得挨批。”
3、無論孩子是學習還是玩耍,即使只是看電視,家長也不要去打擾。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家長不要打開電視,寫作業的時候不要送水果,看書的時候不要放音樂。讓孩子每次都做一件事情,專注于當下,可以很好地提升孩子的注意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