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少年正處于心理和身體快速發育的時期,同時也是比較容易沖動的時候,如果在家里出現和孩子意見不統一的時候,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不要只是一味的去壓制孩子。
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危害
1、持續的情緒問題:比如出現持續性的情緒煩躁、焦慮,或者是持續性的情緒低落、悶悶不樂等。
2、不愿與人交流:不喜歡與父母交流,也不喜歡與身邊的同學、朋友溝通訴說。
3、不成熟的戀愛心理:由于機體的發育心理活動的發展以及客觀環境等影響,青少年逐漸產生了對異性的愛慕,求偶心理開始萌發。但他們受知識結構、認識水平和生活閱歷所限,對愛情的認識尚是膚淺而朦朧的,因而顯得幼稚和不成熟。
有的躍躍欲試想尋找機會體驗一下戀愛的滋味,于是就會出現早戀、單戀、多角戀愛等不良現象。這些不成熟的戀愛心理,對于自己,對于別人,乃至對于社會都是有害無益的。
青少年叛逆期如何教育
1、耐心溝通
叛逆期的孩子都很難溝通,對于家長和老師的話大部分都聽不進去,家長和老師在與其溝通的時候要多些耐心,這個時期的孩子犯一點錯是難免的,只有多些耐心,和孩子細心的溝通,知道孩子的心里想什么,才能教好孩子。
2、舒緩壓力
許多家長和老師只知道給孩子學習壓力,卻不會和孩子交流,不知道孩子的心理情況,繁重的學習作業,考試名次排名,只知道要求孩子要考上好的學校,卻不顧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其實孩子們的壓力不比家長小,精神壓力過大沒有適當的放松的話,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3、寬嚴有度
對任性的孩子,父母一方面要嚴格控制其無理的任性與胡鬧,一方面又要對他合理的自我主張采取寬容和引導的策略,這就是寬嚴有度的教育方法。
4、發怒時不管教孩子
當父母無法平息自己的情緒時,建議先暫時回避。等自己把心態調整到平和狀態,再和孩子進一步的聊聊。
5、讓孩子去體驗
孩子把父母說的話總當成耳邊風,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作自受”的滋味。讓孩子吸取教訓。
青少年的心理特點
1、學習能力強、好奇心強:青少年階段智力水平進一步發展,觀察力、記憶力、計算能力、想象力增強;思維活躍,喜歡變化,好奇心強,求知欲強,具有巨大的學習潛力。
2、獨立性:無論在個人生活安排上,還是在對人生與社會的看法上,開始有了自己的見解,希望有自己的空間;自我意識明顯增強,獨立思考和處世能力逐漸發展。
3、生理發展迅速走向成熟,心理發展卻相對滯后:青少年情緒反應強烈、不穩定。遇到挫折比較脆弱,承受不了打擊,比如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也會引起情緒波動,不能正確面對,造成學習成績下降。
4、進取性:心理發展越來越多地受到社會的影響,他們對社會現實生活中的很多現象都感興趣,喜歡探聽新鮮事,他們對發展的未來充滿了憧憬和向往。這種面對未來的前瞻性使高中生特別富于理想,迫切地追求自我實現,敢于創新,積極向上。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