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作為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成長問題,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以及學習成績,但是往往卻忽略了孩子的心理需求,由于長時間忙于工作,導致孩子缺少陪伴,心理上變的扭曲,那么家長該怎么做呢?
孩子心理問題產生的原因
一、獨生子女生活空間窄。獨生子女由于家長過度維護,接觸到同齡人的機會較少,身心得到練習的機會較少,加上家長缺少相關的兒童心理衛生常識,對孩子的心理問題視若無睹,或不知怎樣正確引導孩子。
二、科技快速發展,兒童每天花在電腦、電視、影碟機上的時間越來越多。過度沉溺于恐怖片、武俠片、電腦游戲,可導致其注意力不集中、變得不切實際,還可導致一些顯著的缺陷,如浮躁、吃醋、頑固和狹隘等。嚴峻者可能發生幻覺,精神異常。
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對兒童的期望值越來越高。他們往往不考慮孩子的個體差異,讓孩子不停地學習琴棋書畫等各種技能,使兒童身心負擔過重,發生厭煩心理,導致對任何事物都失掉喜愛、興趣。
四、父母下崗給孩子形成心理壓力。在許多孩子眼里下崗是不光彩的事。他們不愿意讓同學知道,體現得坐立不安、嚴峻自卑;另一方面,經濟情況的驟變,由日子涉及到孩子心理,給孩子帶來不穩定和不安全的心境。
孩子心理問題的疏導
1、耐心陪伴
孩子對家長的需求很大,對于孩子而言,陪伴非常重要,長時間的陪伴能夠讓孩子的心理處于比較健康的狀態,可適當緩解孩子的負面情緒。
2、提供良好的環境
及時了解孩子的心理問題,確定是否因焦慮、強迫等負面情緒所致,針對孩子的自身特點,采取個體化心理疏導,盡可能給孩子提供溫馨、舒適、寬松的家庭環境。
3、樹立自信心
多數孩子存在心理問題都因內心自卑、缺乏自信心所致,家長教育孩子時,不可以一味訓斥和打罵,消磨孩子的自信心,盡量采取說服教育,給孩子一些言語上的鼓勵。對于性格敏感、內向的孩子,可通過肢體的動作給予安全感,如擁抱、撫摸等。
家長怎么正確引導孩子
1、引導孩子正確看待成敗。最后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成功,中國的父母有些過于功利性,這導致孩子沒有正確看待失敗的心態,就會導致很多孩子無法接受失敗。
2、關心孩子的生活,但不干涉。對孩子的教育中做得最好的一點就是關心孩子,但從不干涉孩子。孩子跟父母一樣都是有思想有判斷力的獨立個體,在中國很多父母習慣包辦孩子的生活。很多孩子到了成年之后,甚至都沒有一定的話語權,不能決定自己生活中的事情,對于這樣的孩子來說,他們的人生是非常可悲的。
3、接受孩子的缺點。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相對的是每個孩子也有著自己的缺點,孩子的缺點是客觀存在的,所以父母不應該否定孩子的缺點,要接受孩子的缺點。這才是接受孩子整個人,并且把孩子當成一個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也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尊重。并且只有充分接受了孩子的缺點,才能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更好地引導孩子。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