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很多小朋友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出現偷錢的行為,這是很正常的現象,關鍵是父母怎么教育。如果父母不及時教育或者是教育不當的話,那么孩子就會養成偷錢的習慣,并且屢教不改,這該怎么辦呢?
小朋友偷錢屢教不改怎么辦
1、家長應該正確認識孩子偷錢的原因
小朋友偷錢屢教不改,往往是因為他們缺少自我約束能力,而不是因為他們不懂得什么是對和錯。因此,家長們應該教育孩子如何自我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為。例如,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一些規矩和約定,如每天只能花多少錢,不能亂花錢等等。同時,家長也要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和尊重,讓他們有機會體驗到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的快樂。
2、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長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孩子想要什么東西自己沒有滿足他,其實只要是孩子合理的需求,家長可以滿足。如果孩子在家長這里得到了滿足,他就不會通過這樣的方式達到自己的目的,告訴孩子想要什么可以給父母說,只要要求合理父母都會滿足,但是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
3、父母表明態度,對孩子進行嚴厲教育
父母應該以引導為主,先告訴孩子這么做是不對的讓他認識到錯誤并道歉。然后根據孩子拿錢的用途給孩子講一下正確的消費觀,告訴他下次如果有需要應該先和家長溝通,獲取家長的同意。然后一定要對于這種錯誤行為的再次發生,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讓孩子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要讓他寫下保證書。
4、讓孩子吃掙錢的苦,遠比打罵有效
面對小朋友偷錢屢教不改的行為,很多家長都意識到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所以為了證明這個壞習慣很嚴重,家長總是習慣通過無盡的數落和暴力來解決此事,希望能夠以此震懾住孩子。但這樣的做法,好像一直是收效甚微,又或者說這樣的做法,對一部分孩子有用,而對大部分孩子來說卻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一旦孩子嘗到了偷錢的甜頭,往往很難收手。這時候家長只有讓孩子體會掙錢的辛苦,比如父母領著風雨無阻、暴曬著撿礦泉水瓶,孩子才會對鋪張浪費和偷錢有一種更為深刻的認識。
5、樹立正確的金錢觀
比起苛刻孩子的零花錢,給他們樹立正確的金錢觀更為重要。若是孩子沒有正確的金錢觀,他們無論是在消費,還是在存錢的時候,就沒有適度的概念。要么揮霍無度,要么扣扣索索。無論哪一種,對孩子的成長來說都是不利的。只有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孩子才能知道自己的錢該花在哪里、該怎么花。
小朋友偷錢屢教不改的原因有哪些
1、被父母忽略
如果孩子內心感受到自己被忽略,他們就很想做一些能夠引起父母重視的事情,一旦孩子發現自己偷錢的行為,這時候父母就會對自己很重視。隨后屢教不改的情況時而發生,這時候父母反省自己是很有必要的,看一下是否日常對孩子的關注太少了。
2、叛逆
在孩子初中的時候,就已經進入了叛逆期,他們想要用一種方式來證明自己,希望向父母展示自己獨立能自理的能力,展示自己可以合理的支配金錢。但是又沒有金錢來源,偷錢就是很快來錢的途徑。
3、孩子需要錢來購物
一般“偷錢”的孩子年齡幾乎都在6歲以上,這時候的孩子已經享受過錢帶來的某方面的滿足。當產生需求的時候,如想買零食,他就會想到需要錢。
4、父母過度控制孩子零花錢
對于父母來說,經濟壓力越來越大,所以在花錢方面也是較為控制,擔心超出了家庭的支出能力。在這個過程之中,孩子的零花錢就被父母控制的較為嚴重,還有一部分家長總是認為如果過度的給孩子零花錢,就會讓他們養成奢侈淫靡的習慣。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