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拖拉磨蹭是很多11歲孩子都會出現的問題,這樣一來就會降低孩子做事的效率,甚至還會影響到孩子正常的生活節奏。另外,拖拉磨蹭是一種不好的行為習慣,所以家長一定要及時的糾正孩子。
11歲的孩子拖拉磨蹭怎么辦
1、不要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簽
家長過早的給11歲的孩子貼上拖拉磨蹭的標簽,會讓孩子做事情越來越慢,不要總把慢掛在嘴邊,孩子會潛意識接受這個看法,本來能做的快的也會因為身上的標簽而變慢。他們會潛意識中滿足父母的期待,因為家長說慢他們想快也快不起來,他們會在心里覺得我就應該是磨蹭的,因為父母總這樣說。所以,家長不要給孩子貼上“磨蹭”的標簽。
2、制定標準
父母可以對一些日常生活制定標準,比如生活作息表。和孩子一起制定每項活動完成的時間,如:幾點起床、幾點午睡、晚上幾點洗漱等等,用規定好的時間,來限制孩子的拖延癥,從而也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父母可以制定明確的規則讓孩子執行,如果孩子繼續拖延,就要承擔必要的后果,當然這個小小的懲罰可以多樣化,只要起到提醒作用即可。
3、分清輕重緩急
比如孩子放學回家后,就開始看電視,不愿意先做作業。吃完飯后,又開始搭積木,直到要洗澡睡覺了,老師布置的作業還沒有開始做。孩子的這種表現,就是分不清事情的輕重緩急,不知道哪件事最重要,隨心所欲地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
這個時候,父母需要教孩子分清每件事情的輕重緩急,讓孩子優先把最重要的事情做了。比如放學后,可以讓孩子稍微休息一下,就引導他先把作業做了。同時告訴他只有先把作業做完,才能有更多玩的時間,也不用擔心被父母催促,甚至打罵了。
4、要讓孩子承擔自己不守時的后果
現在有不少孩子被家人溺愛,造成了孩子不聽大人的話,做好了有夸獎,沒做好也無所謂,有人幫他說話。這就讓孩子養成了沒責任心的習慣,反正孩子覺得自己不會吃虧。很多時候,因為有家長的庇護,所以孩子也就很任性,其實應該讓孩子去承擔自己造成的后果,讓他有羞恥心,有榮辱感,才會自己主動的準守時間,準守原則。
11歲的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
1、父母的焦慮,導致孩子越催越慢
小小的孩子,也有不順從父母的時候,當大人在一旁催孩子“快點,快點”時,有些孩子就會反抗。有些時候,父母的催促,并非來自于孩子的問題,更多是來自于父母內心的焦慮。
2、不愿讓孩子接受拖拉的后果
當家長在面對“孩子很磨蹭”這個既定事實時,很自然地就做出了“催促孩子”、“為孩子代勞”這種選擇。于是,孩子從沒直接得到遲到的教訓,也從沒感覺到拖沓會帶來什么后果。
3、催促導致的逆反心理
孩子有自己的節奏,你一直催催催,他就會很煩,容易產生逆反心理,你不讓做的他偏做。所以,父母們不要著急,放慢速度,不僅僅是讓自己喘口氣,更多的是為了讓孩子去感知生活,感受周圍環境,認識世界和思考未來。
11歲的孩子怎么教育
1、尊重、理解孩子
11歲的孩子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們喜歡表現自我,標新立異,迫切的想要證明自己,獲得外界的認可。所以我們家長也需要及時調整教育方式,在朋友和家長的角色之間合理轉換。堅持用尊重、理解的態度來應對孩子的“唱反調”和“不聽話”,慢慢地孩子的逆反情緒會獲得緩解。
2、不要過于嘮叨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特怕他們不記得,于是喋喋不休地說個不停,孩子聽久了就會厭煩。一旦孩子長期處于這種“馬拉松”式的說教環境中,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即便家長說得有道理,他們也不愿意聽。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時,要切忌留給他們情緒變換和思考的余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