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一種情況是小孩子會自我否定,覺得自己不夠好,總是犯錯誤,從而形成自卑的心理,總是唯唯諾諾,膽小怕事,不敢主動做事兒,生怕犯錯誤,生怕被批評,被責罵。
2、另外一種情況是一些孩子在被打的過程當中,逐漸變得越發叛逆,不聽話,與打人者進行對抗,甚至也會非常情緒化、沖動和暴力。
所以打小孩子不是好的教育方法,還是應該用語言的方式來和孩子交流,用積極的方式來和孩子互動。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難免會犯錯誤,難免會發生一些我們覺得不合適的行為,對孩子還是要多包容一些,多理解一些,給孩子犯錯誤的機會。
不做事的孩子是不會犯錯誤的,但實際上孩子也會喪失更多發展的機會,這是更大的錯誤,所以還是需要用科學的方法來教育孩子,讓孩子從小養成好的思想品質和性格,從而可以更好的享受他們的生活。
3、打罵孩子會對孩子產生不利身體和心理影響。孩子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打罵容易引起身體傷痛,甚至是骨折,不利健康發育,同時,會降低孩子的安全感,產生自卑心理,不利于良好性格和品質的培養。
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經常性的打罵小孩兒,長大之后,孩子也會變得情緒化、脾氣暴躁、思想極端等,也有部分孩子會形成沒有主見、膽小的性格。
建議家長以身作則,改變這種教育方式。
5、報復心理,孩子會做出不好的行為舉動來彰顯存在感或者父母越是不讓做的事自己越要做。因此父母要經常反省自己,是不是在某一方面過于苛刻孩子了,除此之外,過度的溺愛和過度的嚴厲都會導致孩子出現不好的心理狀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