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不要過度焦慮,也不要過分關注,要與孩子多進行溝通,與老師經常保持聯系,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布置簡單的家庭作業,不做也不要過分責備,要靜心聽孩子講在學校的事情,征求孩子的同意時可以帶孩子到學校附近多玩耍,或者經常邀同學到家一起玩耍和講學校的事情。
家長們應該怎樣做?
第一步
先讓自己坐下來,心平氣和的跟自己說,孩子只是產生了有些讓他感到糟糕的感覺而已,并不是要放棄學習。把自己平復好了,再去找孩子說話。
第二步
真誠詢問孩子的感受,然后去接納他的感受。這一點很重要,直接決定了你和孩子的談話是否真正進入第三步。
千萬不可以說的話是:“那有什么好難受的,咱們再努力唄!”這樣的話,就是不接納感受的經典例舉。
一旦孩子感到他的感受不被接納,就會在心里說,你不懂我。要知道,有了糟糕感受的孩子是沒有那么大的精神頭向你做出解釋的。
第三步
和孩子討論哪些想法讓你產生了這樣的感受。具體的問話是:關于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呢?
第四步
不要評價孩子的想法,更不可以否定這個想法。“你怎么能這么想呢”“這么想可不對呀”這樣的話都可能會讓孩子感到不舒服。
家長在心理疏導時,可注意以下方面:
⑴讓孩子體驗學習的樂趣:如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可調整作業難度,先讓孩子完成容易的習題,由此讓孩子獲得成就感,逐漸調整作業難度,樹立學習的信心。
⑵指導孩子學習方法:在輔導孩子時,不要代替孩子學習,要教給孩子獲得知識的方法,例如如何使用工具書幫助學習,如何背誦和記憶學習要點等。
⑶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平時可以邀請孩子的班級好友到家一起玩耍、學習,互相促進學習興趣,提高上學的樂趣。
⑷適當獎勵:幫助孩子樹立努力后可達到的學習目標,鼓勵孩子去完成目標,遇到消極情緒時積極調整,在完成目標后給予適當獎勵。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