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有的孩子和父母無法溝通,所以干脆拒絕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家長可從孩子同齡伙伴的父母、同事中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也許你會發現是自己太過苛刻。孩子進入青春期,仿佛變了個人,那么12歲青春期怎么溝通?
12歲青春期怎么溝通
1、學會尊重
在和孩子溝通時,要放下自己的偏見,不要覺得自己是大人,什么都懂,否定孩子的想法。要學會尊重,接納孩子。雖然孩子的一些情緒和行為在我們看來是不能贊同的,但我們還是應該理解,應該真心地接納,我們可以先順著孩子的意思,然后再想辦法把自己的意思說出來。孩子感受到了你的尊重和理解,才會更愿意采納你的意見,也更愿意向你敞開心扉。當他們遇到困惑時也才更愿意尋求你的幫助。
2、選擇時間
聊天也得選擇合適的時間的,當你的孩子正在專心地看電視,玩手機時,你想要去和他聊天,那你肯定得碰一鼻子灰。你試想一下,當你在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有人來和你聊天,你會不會覺得被打擾,很煩。所以,想和孩子聊的時候,需要選一個大家都比較放松的時間,比如一起散步的時候或者坐在一起沒有其他什么事情做的時候。
3、就事論事
家長如果整天把“你要好好學習”掛在嘴邊,孩子會特別煩。當孩子犯了錯,對其批評時,要就事論事。是這件事情做錯了,就針對這件事批評,的確是錯了,孩子也不會反抗。如果因為一件事做錯了就對他全盤否定,甚至是說“你什么都做不好,有什么用”那就會嚴重打擊孩子的自信心,也會深深傷害你們的親子關系。
4、學會表達
當你看到孩子把襪子亂丟,你通常是不是會生氣地說“跟你說了多少遍了,襪子不要亂丟,你耳朵長哪里去了?”我想這樣的后果會是不歡而散,下次,孩子也許還是會亂丟。我們可以試試新的表達方式,運用非暴力溝通的四要素。
表達四要素:觀察,感受,需要,期待
首先,留意發生的事情。我們此刻觀察到什么?接著,表達感受,例如:受傷、害怕、開心、生氣等等。然后,說出哪些需要導致那樣的感受。最后是提出你的期待。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兒子,看到茶幾下的兩只臟襪子,我不太高興,因為我看重整潔,我希望你可以將襪子拿到房間或者放進洗衣機。”
與孩子溝通的前提,是認識到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能夠設身處地地去理解他們,尊重他們,掌握溝通的一些方法,這樣才能夠做到有效地和孩子溝通。
12歲青春期的特點
1、獨立意識增強
孩子到了青春期后,由于身心迅速發展,獨立意識逐漸增強。他們一方面認為自己已經是大人了,竭力想擺脫父母的管教,不愿意被當做小孩,渴望有獨立的人格,渴望得到父母的接納、理解和尊重。希望能獲得某些權利,找到新的行為標準并渴望變換社會角色。一旦他們的自主意識受到阻力,人格發展受到限制,他們就會反抗。可另一方面,又由于他們的社會經驗不足,自我生活的能力有限,還不能完全脫離父母,所以他們內心就會產生各種各樣的困惑與矛盾。
2、孤獨感增強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隨著成人感和獨立意識的增強,知識和經驗的豐富,性機能的成熟,一些不被人知道的想法和心理感受就會藏在心底,這時就會出現青春期的心理閉鎖。他們不愿向外界袒露他們的心事,尤其不愿向家長袒露,他們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閉起來。同時,青春期的孩子也處于“心理斷乳”時期,這也給他們帶來很大的不安。盡管他們要求獨立,但實際上很難去適應。他們會遇到很多的內心沖突和現實的挫折,并且還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能力去解決這些問題,由于他們對獨立人格的追求,又不愿意求助父母或他人,因此,就會出現孤獨的心境。
青春期的孩子其實特別希望有人能夠理解和尊重他們,他們也是愿意與人溝通和交流的,只是苦于父母不能很好的理解自己,他們就更愿意和同齡人說心里話,因為他們互相能懂得對方。
3、情緒不穩定
青少年學生情緒反應具有他的特點:情感豐富,反應強烈;情感反應具有兩極性,情緒體驗膚淺,不深刻,情緒化傾向,行為盲動。很容易沖動,一言不合就要做出過激的行為。
這些情緒反應的特點都是由于這個時期他們身心發展所決定的。有時候他們也很無奈。但這是他們成長所必須要面臨的問題。
對于父母來講,可以做點什么來幫助他們順利渡過這一時期。我們作為成年人,在控制情緒上肯定是比孩子強的,所以當他們情緒反應強烈的時候,我們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要冷靜下來,一定不能強對強。今天我們知道了他們會有這樣強烈的情緒反應,不是他真的想要和你對著干,而是他們這一時期身心發展帶來的,我們就能更加理解他們了。理解了就是對他們的幫助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