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在一些父母的認知里面,覺得孩子就應該聽自己,所以總是習慣性的為孩子安排好了一切。但是孩子長大以后會出現自己的想法,他們開始厭煩父母的包辦教育,還有的孩子開始仇視父母。面對這種情況,父母該怎么辦呢?
孩子仇視父母父母怎么辦
1、傾聽而非指責
當孩子表現出叛逆行為時,首要的一步是傾聽他們的觀點和感受。不要急于指責或批評,而是試著理解他們為什么這樣做。打開對話的渠道,讓孩子感到他們的聲音被尊重和聽到,這有助于建立互信。
2、父母穩定情緒
孩子有自己的是非判斷,雖然不是很完善,但如果爸爸媽媽不顧孩子的“顏面”與“自尊”,并將這種不分場合的大講特講當作對孩子的激勵,孩子自然無法接受并仇視父母。父母需要先控制自己的情緒,保證自己的語調平和,有問題需要好好說,而不是狠狠的各種批評。父母情緒緩和,孩子才能夠放松,才會慢慢的吐露心聲。
3、多一些陪伴,少一些嘮叨
有的父母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很少,目光只盯在孩子是否專心學習和考試成績上,與孩子的交流主要以批評、嘮叨、說教為主,這就容易引發孩子的逆反情緒。孩子出現了問題,忌諱小事變大,沒完沒了的重復。談問題要鄭重其事的給孩子講,要同類問題“打包”說,做到思路清晰,要點明確,曉之以理,易于操作。
4、引導孩子學會感恩
孩子明白家長的用苦良心,抱有一顆感恩之心,方能回報父母。教會孩子感恩,比如當孩子長期由爺爺奶奶照顧的,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做一些小點心、繪畫手工之類的送給爺爺奶奶,以此來表達他的感謝,長此以往,孩子的感恩意識就建立起來了。
孩子仇視父母的原因
1、父母言而無信
很多父母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可以隨便對待,不必太認真,這是很多父母常犯的錯誤。孩子年齡小時,還比較容易糊弄。但當他們慢慢長大有自己的思想以后,面對言而無信的父母,他們會認為自己受到了欺騙,從而在內心產生抵觸和對立的情緒,不愿意服從父母的管教,甚至仇視父母。
2、過于驕寵
為人父母過度的憐憫自己的孩子,例如經常順著孩子的個性,稍微不如他的意,他便不堪忍受了。經常讓他便宜,任隨他安逸享樂,教他執勞奉養父母,他便不習慣了。在別人面前孩子稍有過失,父親不忍心督責孩子,而孩子竟然敢冒犯父親。
家長怎么和叛逆孩子溝通
1、不要去左右孩子
強迫孩子服從自己的意志每個人都有獨立的人格,不管做什么事,父母要求孩子做的,應該先想一想自己是否能做到?不能要求孩子是一套,對待自己又是一套,這樣的父母當然不可能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任,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也不愿意與父母溝通。
2、結合孩子狀況溝通
家長除關心孩子的成績外,對孩子的其他表現也應予以關注。可以定期和老師交流,了解孩子在學校中表現如何,孩子上課是否專心,和同學之間相處是否和諧,對孩子全方面都要有所了解。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可以從這些方面切入,比如和孩子聊一下他最近遇到的問題等,通過細節的展示,讓孩子意識到家長對他也是關心著的,從而慢慢的展開交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