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世上讓父母最為頭疼的問題莫過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和學習問題,所以當孩子提出我不想讀書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感覺到不知道該怎么去做,甚至性子急的家長,還會去通過打罵的方式,去壓制孩子的想法。
不想讀書的孩子怎么辦
第一,了解原因。
首先要了解清楚孩子產生這種想法的原因,看孩子是與同學相處的不愉快了,還是學習跟不上太吃力,或者只是單純的作業太多,讓孩子感到疲憊。只有弄清楚了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父母才能對癥下藥,好好的開解孩子,重新激發孩子的上學興趣。
第二,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第三,理解孩子的壓力。
就像上班一樣,大人偶爾也會產生不用上班就好了的想法,更何況孩子呢,再說現在學習任務大都很重,所以父母更要理解孩子,與孩子談話時,盡量與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角度上,不要一味指責孩子,而是應該正確引導,告訴孩子學習的目的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任何人,而是為了孩子自己將來能更加輕松優秀。
第四,與老師交流。
除此以外,光聽孩子的一面之詞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可能會隱瞞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學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徹底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讓孩子重燃學習的熱情。
孩子不想讀書的原因
1、學習目標不明確
孩子不愿上學是因為不知道學習的明確目標。不論哪一階段,如果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知道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目標是什么,孩子很容易在迷茫中厭學。
2、孩子受外環境影響
孩子要學習好,要保持心定,才能專心學習。如果學習環境吵鬧,任何人也學習不好,學習本身就是要安心,有一個安定、快樂的學習心境。這一條件多數家長都能做到,有的家長為了孩子學習,特意找一個好環境的地方租房子給孩子住。
3、與同學相處情況不太好
隨著孩子不斷長大,他們的社會意識和融入集體的需求都不斷增強,但每個孩子能力不同,可能現實沒有和孩子自己預期中的感覺好,孩子會很失落。或是覺得自己在學校里有朋友,或是感覺跟同學們格格不入,甚至連中午飯也沒有小朋友愿意跟他一起吃,那么孩子一整天呆在學校里確實會很沒樂趣。
孩子不想讀書有哪些表現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回家不主動做作業,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于自愿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