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教育孩子是為了讓他知道自己身上的不足,從而加以改正。當孩子到了叛逆期,就不要太過嘮叨,總是用反復的言語,這樣并不能引導孩子,給他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此時家長一定要保持平穩的心態,正確看待孩子的叛逆行為。
孩子多大是叛逆期
孩子的叛逆期是青春期,即12-16歲階段,青春期孩子處于半獨立、半依賴、半成熟的狀態。主要表現為和大人對著干,不認可老師和家長講的東西,予以抵抗,叛逆嚴重者甚至離家出走和罵人。處于這個時期的孩子,會更加重視同伴關系,看重自己在群體中的位置。所以他們也更容易被同伴影響,去“跟風”做一些并非自己意愿但同伴認同的事。
而孩子所做的這些事情,恰好是成人的象征,代表著他們已經是成熟的個體,可以擺脫對父母的依賴。然而反叛的青少年為了彰顯自己的個性,可能會做出某些十分極端的事情,家長一定要及時引導。
對叛逆期的孩子該怎么辦
一、尊重孩子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后思想更加獨立,不再依附于家長,以家長為中心。他們希望父母把自己當做大人看待,希望父母能夠給予一定的自由和權力去做想做的事。其基礎的一點就是學會尊重孩子,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比如在外面不要隨意打罵孩子,讓孩子失去尊嚴。
因此家長在家里多聽聽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參與到家庭的決策中,不要試圖偷窺孩子的隱私,尊重孩子也會贏得他的尊重。
二、允許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他潛移默化的影響。
三、看見閃光點
在叛逆階段,孩子出現叛逆行為很正常,但我們不要局限于孩子的叛逆行為,因為這樣只會無限放大孩子的不足,讓家長覺得他一無是處。叛逆期的孩子成長速度飛快,我們要看到他的成長軌跡,了解他的興趣愛好,追尋他的新思想和觀念,發現其中的閃光點。然后去認可去鼓勵孩子,引導孩子樹立目標,走出叛逆期的迷茫和無助。
孩子迷戀手機怎么辦
家長可以先跟孩子規定使用手機的時間,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可以適當的玩手機。比如寫完作業后可以玩一到兩個小時的手機,雙方要遵守規則,如果不遵守規則是要受到相應的處罰,比如做家務、禁止玩手機2天。
然后引導孩子通過手機學習新知識,網上的知識涉及到各方各面,通過引導孩子去篩選有益的知識,通過閱讀學習更多的新知識、開闊孩子的視野。比如孩子在使用電子產品時,可以引導孩子閱讀經典名著,瀏覽新聞,熟知各地的風土人情,也可以觀看一些教育性的節目。
幫助孩子尋找替代玩手機的娛樂活動,孩子沉迷于玩手機,是因為他對其他的愛好不感興趣,如果你安排豐富的娛樂節目,轉移孩子對手機的興趣。比如帶孩子去爬山、游泳,讓孩子鍛煉身體;經常帶孩子去讀書館、參觀各種具有文化素養的文化活動。
家長要給孩子樹立榜樣,不沉迷于游戲。想要讓自己的孩子不沉迷于手機,家長要起到以身作則的作用。很多孩子沉迷手機就是從家長沉迷游戲引起的。如果家長一到家就玩游戲,不花時間陪孩子,不關愛孩子,孩子從家長的一言一行中都會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