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孩子,身體和心理都在發生改變。小的時候懵懵懂懂,沒有很強的分辨能力,很聽父母的話。而到了青春期,孩子開始“蘇醒”了。自我意識增強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看法,開始出現叛逆,不再那么聽話的情況,那么做為父母對小孩子青春期叛逆應該怎么辦呢?
小孩子青春期叛逆怎么辦:
1.變臺前到幕后,既是給予他空間,也是賦予他責任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前面領著孩子走;孩子長大的時候,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身后,跟隨著孩子,看著孩子走,只需關鍵的時候扶一把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習慣于在前臺,指揮著孩子的成長。
孩子大的時候,應該把自己移到幕后,讓孩子上臺主演生活。這個讓位很重要,是讓給尊重,民主,平等和信任,是給孩子讓出了成長的心理空間,自主的權利,選擇的權利,同時也賦予了孩子責任。
如果不這樣讓位,孩子要么就長不大,要么就為自身成長的需要,用叛逆、對立來表示抗議。
2.變管制為尊重,家長從指導者變為輔助者
青春期是中學生身體和心理迅速發展的時期。生理上的成熟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成人感,渴望獲得成人的某些權利,比如獨立自主權,隱私權,發言權等。尋找新的行為標準并渴望變換社會角色。
因此,家長要把這種心理需求看成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要尊重和理解孩子,盡量少管制,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權和決定權。家長的角色應從指導者變為輔助者。
3.變說教為身教,少說多做
說教容易變成教訓,因為說教的態度是居高臨下的。說教的前提是把自己的話當真理,孩子必須聽,但實際上,許多青春期的孩子很反感父母的說教。
比說教更有力的是身教,身教起到榜樣和示范的作用。要身體力行,做給孩子看,而不是喋喋不休地說給孩子聽,不要把溫馨的家庭變成說教的課堂。多說不如少說多做,做給孩子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