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小學生往往還沒有養成比較強的規則意識,在上課的時候也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行為,出現上課講話的行為,這不但減低了自己的學習效率,也影響到課堂秩序,干擾到其他人的學習進程。作為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及時的改正。
小學生上課講話怎么辦
1、創造一個安寧舒適的環境,是集中孩子注意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力求單純固定。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沒有條件的學習環境也要力求單純。所以,孩子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做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2、家長應該多陪伴孩子,利用一切機會與孩子交流互動,增進情感。比如晚飯后一起散步,親子閱讀等,也可以利用吃飯時間,家人一起享受美味一起談心,引導孩子暢所欲言,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
3、家長多與老師聯系,及時地了解孩子在校情況,尤其是上課時的表現。孩子一旦出現問題,家長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冷靜地面對,多與老師商量,理智地解決,切忌動不動就打罵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4、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在未經教師允許在課堂上提問的習慣,要立即告訴孩子:如果你有問題要問老師,要在課下提問,這樣一是你的問題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不會耽誤老師和同學的課堂時間,二是你一對一地提問,老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回答你的問題,效果更好。
家長如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第一、孩子理解了規則的意義,接受了它的存在,但若要使這種認識內化為習慣性的行動則需要練習和強化。很多的規則是比較細致的,孩子光是知道,不進行練習,不從思想上轉化到行動上,那都是“紙上談兵”。
第二、父母在給孩子制定規矩的時候,不妨邀請孩子也參與進來。雙方形成公平、公開的條款,并以紙質形式固定下來。這樣孩子的參與感強,也更愿意遵守自己定下的規矩,家長不必強迫也能達到效果。
第三、父母千萬不要害怕孩子會因為沒有實現愿望而失望,要知道,懂得失敗,接受挫折的孩子在他今后的人生中才能更從容的應對自己的心理壓力。
第四、孩子看中的某樣玩具,央求媽媽給他買。這個時候媽媽不可隨口答應,而是讓孩子拿出充分的理由說服你愿意買給他。比如功課做完、考試考滿分、做了家務等。
小學生上課講話的原因
小學生在進入一個新環境之后,有別于在家里面的熟悉感,這種陌生環境也會讓孩子充滿好奇心。在這個過程之中,他們不可避免的會和周圍人進行一定的討論,不管是內向孩子,還是外向孩子,長時間的相處也能讓他們不斷的加深這種討論的狀態,從而變得越來越明顯。
小學生上課說話,說明精力旺盛,表現欲強,一旦想法與老師說的產生共鳴便控制不住說話的欲望,也有可能是因為長時間缺少家長陪伴,孩子情感缺失,總想引起他人的注意。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