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到了高三,每次模擬考對孩子來說都是一種考驗,很多孩子考試成績不理想,學習的自信心也沒了,這個時候孩子就會出現厭學,那么孩子在高三出現厭學怎么辦呢?
孩子在高三出現厭學怎么辦
1、高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后問問孩子一天都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習壓力大不大,最近課業緊不緊張,可以在學生考試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問問孩子從考試中得到了什么經驗教訓。發現孩子心情低落一定要第一時間詢問,告訴孩子碰到煩心事要給父母說,父母會和他一起解決,共渡難關。
2、家長不要把自己的過高期望和愿望強加給孩子,如果孩子沒有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一味的指責,謾罵與批評。這是不可取的。學習是腦力活也是體力活,不是努力就一定能考上好大學的。給予孩子多一些安慰和鼓勵。
3、樹立正確學習心態。學習的目的絕不是為了考高分或者取悅老師家長,學習的目的應該是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成為更好的自己。
4、許多人厭學都是因為不自信,覺得自己太笨了,學不好。可以為自己設定一個個學習小目標,從易到難,一步步去實現,在不斷完成目標的過程中樹立學習的信心。
孩子在高三出現厭學的原因
1、家庭教育
家長的期望過高。十個手指伸出來都有長短,何況我們的孩子呢?由于心理素質、學習能力的不同,過高的要求反而會適得其反。我認為家長只有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和水平,提出適當的要求,去讓孩子“跳一跳,摘到果子”。
如果期望過高,只會使孩子覺得自己無論怎樣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漸漸地就會失去自信,對自己的學習能力會產生質疑,自卑、壓抑、孤獨、敏感…都將給孩子的心靈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久而久之,造成了孩子的厭學。
2、學校教育
不當的教育教學思想和應試教育下,“分數”的指揮棒在無形中影響著教師,片面地追求分數,重復機械的作業、繁瑣的題海戰術壓得學生抬不起頭來。
據統計,約半數的六歲至十四歲的城鄉少年兒童學習時間和睡眠時間不符合國家標準,表現為學習超時和睡眠不足。同時,加上教育教學方向與方法不當,導致學生缺乏學習的內在動力,甚至厭學。
3、自我壓力太大
高二下學期,立志于通過考大學實現自己理想的學生增多,開始后程發力。隨著高考的迫近,學生們都會自我施壓,制定目標。學習中保持適當的壓力是必需的,因為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僅憑興趣和愛好很難實現質的飛躍,達到預期目標。
但是,壓力過大、期望值過高,也容易使事情走向反面。對壓力大小的把握使學生出現一定的分化,而這種分化又增加了部分學生的心理壓力,如此形成惡性循環。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