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經歷不同的階段,在每個階段他們的心理都會有一定程度的變化,而在孩子叛逆期的時候,是家長教育孩子最難的階段。因為此階段的孩子有強烈的逆反心理,難以溝通交流,一旦家長處理不好關系,就會產生矛盾,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一般孩子的叛逆期在幾歲開始
通過觀察不難發現,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一般孩子的叛逆期會經歷三個階段:
首先,是孩子在2到3歲的時候,因為這時候孩子剛剛具備自己活動的能力,所以經常會淘氣,會不按時吃飯、不聽父母的話等。
其次,是孩子在7到9歲的時候,由于這時候孩子已經上小學了,而小學的生活不似幼兒園那么輕松愜意,課堂與作業占用了他們太多的時間。所以他們會有一些抗拒,以至于經常干一些違背父母意愿的事情。
最后,是孩子在12到15歲的時候,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青春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生理會發生一些變化,且做事情比較浮躁,經常會表現出脾氣特別大、與父母疏遠等狀況,這些情況會讓父母感覺特別無奈,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相處。
那么,家長在孩子叛逆期階段該怎么做呢?
第一個叛逆階段:首先,父母可以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可以不予理睬,他們覺得沒意思自然會停止吵鬧;其次,教會孩子正確表達自己情緒的方法,這樣孩子便不會再通過哭鬧來表達情緒;最后,父母還應該多與孩子交談,多陪陪孩子,因為孩子的哭鬧與自身的焦慮情緒是有關的。
第二個叛逆階段:此時孩子進入小學,學習任務加重,自然會有一些抵觸。這時候父母們且不可因為孩子不聽話而打罵孩子,而是應該耐心的教育孩子,告訴他們學習的重要性,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有了良好的學習興趣會讓他們受益終身。
第三個叛逆階段:此時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個階段的叛逆會非常嚴重,經常會有較大的情緒波動。這時候的父母們應該對孩子多一些體諒,與孩子多一些溝通,給孩子多留一些私人空間,在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基礎上引導孩子。
孩子進入叛逆期的表現
1、固執。比如,習慣了媽媽講睡前故事,別人睡都不能替代媽媽;決定要做的一件事情會堅持自己做,即便自己不會決不允許別人幫他做。
2、堅持自己的老習慣。比如,孩子習慣了睡在床的左邊,如果把他挪到了右邊他絕不答應,他的物品也不能隨意移動。
3、喜歡否定家長。家長在征求孩子意見時,孩子總會脫口而出“不好”,家長不讓他做什么時,他會直接和家長對著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