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現在很多小孩上了小學以后,由于學習壓力過大,成績大幅度下降,有時候還會有不好好寫作業的現象,其實這些都是孩子厭學的一種表現,3年級學生正是活潑好玩的時候,有時候有厭學的表現是正常的,家長只要學會正確的引導就一定會讓孩子對學習重新感興趣。
3年級孩子厭學怎么辦
1、幫助孩子制定目標
讓一個3年級孩子定目標是很困難的,因為在他們這個年級最容易被一些事情吸引住,分散學習的注意力。父母可以先給孩子制定一個小目標,隨著年齡的增長對目標進行改變,每完成一個小目標,孩子的成就感就會增加,信心也會增強,從而會覺得學習并不是一件難事,從而喜歡上學習。
2、樹立榜樣
引導孩子去學習,家里有一個愛讀書,愛學習,工作認真耐心的家長,相信這些孩子的學習成績不會太差,為孩子樹立榜樣,發展對于孩子創新思維,提高孩子的創造力,雖然3年級孩子還小,但是他們知道父母是他們學習榜樣一定會向他們學習。
3、引導孩子主動學習
3年級孩子厭學很可能是因為他們貪玩,不主動去學習造成的,因為這個年級的孩子還小,他們對學習的認知還不夠了解,只有孩子體會到學習的快樂,才有可能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讓學生多讀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書籍,等他們讀完之后,在詢問他們在書中學到什么,自己的心情有沒有變化,家長只有正確的引導孩子,讓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可以讓他們主動地去學習。
3年級孩子厭學的原因
1、學習內容太難
孩子在3年級的時候要比前面學的東西多一些,有時候孩子跟不上老師的學習進度,或者有時候聽不懂老師講的是什么,漸漸她就對學習失去信心,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產生自卑心理,導致自己有厭學的表現。
2、父母溺愛
有好多學生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忽略了教育孩子的責任,對孩子放任自流,這些小學生的依賴性強,懶惰思想嚴重,導致這些學生缺乏責任心與自制力,上課自由散漫,獨立性較差,把不良的生活習慣帶到學習中來。
3、家長的期望過高
家長應該知道學生才上3年級,對孩子的期望不要太大,因為他本身沒有很強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厭學很可能是因為父母的要求太高,孩子達不到父母的期望,父母就會責怪他們,慢慢孩子對學習失去信心產生厭學的心理。
溫馨的家庭生活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在這種環境中成長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同時往往也能充分認識自我價值,父母子平常要多關心孩子,多陪伴他們,不要讓他們因為感受不到父母的關愛,產生自卑心理。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