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學習是循序漸進的過程,如果其中一個知識環節沒有掌握好,那么一定會影響接下來的學習,讓初中生的學習節奏更加混亂。本來孩子的基礎就差,前面的知識還沒有鞏固好,老師再講新的知識,那么遺漏的知識就更多了,家長一定要幫助孩子及時的進行補救。
初中生基礎差如何補救
在不擅長的學科上花更多的時間。有些孩子一提起不擅長的學科就非常煩惱,學習時提不起精神,興趣索然,因此用在這些學科上的時間和精力大大減少。
如果孩子一開始便不顧一切地花費大量時間,就會感到不適應和疲憊不堪。最理想的辦法是“循序漸進,逐日增加時間”。也可以把不擅長學科的學習穿插在其他學科之間進行,做短時間內的多次重復,這個辦法是非常有效的。
緊跟課本。很多學生為了提高學習成績,喜歡額外買一些復習資料來做,給自己加餐。初中生基礎差,并不適合這樣的方式。課本上的內容是最基礎的,也是考試的核心。
基礎差的同學往往連課本都沒有掌握牢固,就去做課外輔導資料,學起來會很困難。此時應該立足課本,把課本吃透,不要揠苗助長,能把課本吃透,初中成績自然會提升很多。
尋找自己的不足,重點彌補。在對課本進行地毯式搜索的過程中,更要學會尋找自己的不足,重點彌補。把自己不理解的知識點,知識的誤區跟盲區都找出來,然后針對每個薄弱的知識點進行深入理解。此時可以先看教材上的解釋,相關案例。然后還是不理解的話可以向老師、同學請教,再做一些相關練習題進行攻克。
重要的內容重復多次才能牢牢地記在腦海中,有的人發現重復了幾次仍舊記不住,這是很正常的事情。一定要有堅持到底的毅力、重復百次的決心,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初中生基礎差的原因
1、過于自信,自身有學習上的不良習慣。比如孩子的小學成績好,因為科目少,考試題目不多,丟分也不算大,到了初中也存在這種過于自信的心理。尤其是主科都是120分的,每道題分值也高,一旦一步計算錯誤,整道題都失分,慢慢的基礎就會很差。
2、學習意志薄弱。由于很多初中生基礎差,不能將所學的知識系統的聯系在一起。而且初中教材邏輯性非常的強。如果初中生在學習時,沒有一個好的基礎那么會影響以后的學習,會造成知識脫節。
初中生怎么打好基礎
1、有不懂的知識馬上補上
不要到初三才發現與同學的差距,初一是基礎,這時候有不懂的就問老師或者同學,沒跟上的馬上跟同學討論。千萬不要想著等到初三綜合復習的時候查缺補漏,到時候和同學的差距可能就無法彌補了。
2、培養良好的做題習慣
要將解題思路轉化為得分點,克服卷面上大量出現“會而不對”“對而不全”的情況。而這些只有重視解題過程的書寫,“會做”的題才能得分。這就需要孩子在初一的學習中重視步驟的書寫,特別是一些粗心大意的男同學。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