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如果能早早的管教孩子,引導他好好學習,那么二年級的小孩在學習時就會非常輕松容易,沒有任何負擔感,將學知識當做樂趣。但是極少一部分孩子才能做到這樣,因為他們的年齡太小,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一旦被父母逼迫著寫作業背書,就會開始厭學。
二年級的小孩厭學怎么辦
一、和老師了解情況,解除孩子對學習的畏難情緒。
身為家長,如果想真正了解孩子,不能光靠在家里下功夫,還必須要做好家校溝通工作。和孩子各學科老師了解情況就成了常規工作,只要向老師了解孩子在課堂上的表現,才能掌握孩子在班上的情況。
如果發現二年級的小孩厭學,并且在課堂上聽課不專注,小動作較多,且學習態度不端正,就要和老師深入溝通,一起找到解決的方法。
二、明確學習的目的與意義,激發孩子的主動性。
很多家長在學習上習慣以獎勵、懲罰并行的方式,推著孩子走,這種方式并非不可取,但僅限于幼兒時期,還要把握好度。小時候孩子不懂,對學習目的或意義,并沒有多少清晰的認知。在其眼中,一張100分的試卷或獎狀,只是一根棒棒糖、一個玩,考不好了多半會挨打,是帶著畏懼去學習的。
因此,家長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為何學習,你可以這樣給孩子說:學習能夠讓我們成為更優秀的人,有底氣、能力來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對于不喜歡的就有資本直接拒絕。
三、糾正孩子的錯誤行為,鼓勵孩子自律學習。
在孩子厭學的階段,如果家長過分武斷和決絕地干涉孩子的言行,或者否定他們的改變、痛斥他們的觀念。那就有可能會讓孩子產生自我認知的嚴重偏差,甚至滋生出更多的自卑或排斥心理。
因此家長應該找出正確的教育方式,不要過分溺愛孩子,也不要過分要求他,不要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更不要體罰孩子。只有家長首先清醒和冷靜下來,以一顆平常心和仁愛心來對待和關愛自己的孩子,才能解決他厭學的問題。
為什么二年級的小孩厭學
1、可能自尊心受傷,想逃避。每個孩子都有自尊心和上進心,但是有些時候由于老師在教學管理和班級管理工作中沒注意到細節,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批評一個自尊心特別強的孩子。
很可能會導致該同學自尊心受到傷害,片面地認為老師對自己不好,特別是多次批評后,會引發該同學對老師的反感情緒,很多不想上學的孩子往往都是這種因素作怪。
2、沒有樹立正確的學習動機。有些孩子不明白學習的真正意義,總認為是為父母而學。聽到社會上一些關于讀書無用的說法,他們更是迷茫,覺得讀不讀書無所謂,這樣自然而然就對學習沒什么興趣,甚至出現二年級的小孩厭學的情況。
家長如何教育二年級的小孩
第一、制定學習計劃。家長對孩子學習的關心要有所行動,要幫助孩子確定重點和目標。除了制定學習計劃,家長還可以建議孩子邀請同學到家里共同做作業,這樣可以互相幫助,有些孩子不聽自己家長的話,但愿意聽同學家長的話。
尊重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第二、在生活中要尊重孩子,以平等的身份對待孩子,與孩子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使孩子感受到父母給予他的愛,也增強了他對父母的信任感。其次父母要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態,學會平等地與孩子交流,靜下心來傾聽孩子要訴說的一切。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