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想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不能只在家里下功夫,還要多和老師溝通,這樣才能了解孩子的在校表現。如果孩子的學習狀態出現問題,比如聽課不專注或者沒有端正好學習態度,就能及時引導。兒子不愿意上學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要多方面的了解。
兒子不愿意上學怎么辦
1、盡量減輕孩子的心理和學業負擔。老師和家長要盡量減輕孩子的學業負擔和心理負擔,結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施教,做到寓教于樂,勞逸結合。
2、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鼓勵孩子多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同學交往。教會孩子理解和尊重他人,讓孩子學會傾聽,學會表達贊美和感謝。當孩子與同學發生沖突時,家長要給予正面引導,幫助孩子正確處理沖突。
3、讓孩子體驗成功與快樂。善于發現孩子的閃光點,比如字寫得工整、上課積極發言、愛勞動、積極參加體育活動、樂于幫助同學、文明用餐、早睡早起等。及時給予表揚和肯定,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和學習欲望。
4、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不要急于解決兒子不愿意上學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再和孩子好好談談,問清楚孩子不學校的原因,根據原因再做出決定。家長要保持冷靜,好好的關心孩子,讓他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內疚。
5、放低身姿傾聽孩子。傾聽看上去是最容易做到的,但往往大部分人都做不到!背后的原因無外乎是信念,沖動,說教,習慣等阻礙。放下這些阻礙,家長才能成為一個真誠的傾聽者。如果孩子能直接表達清楚不愿意上學的原因,那父母就不用像無頭蒼蠅一樣兀自猜測了。
兒子不愿意上學的原因
第一、對老師的害怕。在學校,老師不會像爸爸媽媽那樣愛護他,由于希望學生學到東西,所以很多老師在面對學生的時候,都是比較嚴厲的,而這種嚴厲就造成了孩子們害怕老師,這種害怕的心理就會讓兒子不想去學校。
第二、害怕自己犯錯。在我們成年人眼中,不怕犯錯誤,就怕知道自己錯了以后還要接著犯。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在學習中,是不允許犯錯的,如果犯錯會被老師批評同學嘲笑,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孩子們會想要逃離,不愿意去學校。
第三、人際交往有問題。不管在什么環境,如果孩子本身有點缺陷,就會被別的孩子嘲笑甚至是輕視,由于心理還不成熟,所以別的孩子在嘲笑的時候是意識不到自己給對方帶來的傷害的。而由于學生太多,老師也無暇顧及這些東西,就會讓孩子對學校產生陰影,當然也就不愿意去了。
兒子和同學發生矛盾后厭學怎么辦
方法一:鼓勵孩子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間發生矛盾,往往雙方都有一定的責任。所以在耐心傾聽孩子講述事情的原委后,可以先不著急評判對錯或責任的歸屬,可以先讓孩子說說自己在這件事情中做的有沒有不恰當的地方。
此時家長就可以引導孩子想想該怎么解決問題。這樣既可以培養孩子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可以了解孩子處理矛盾的態度。
方法二:尋求老師幫助解決。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和老師打的交道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在和同學產生矛盾的時候,可以適當的讓老師參與其中進行調解。因為老師對各個同學是相對比較了解的,所以在解決矛盾的過程中會出現比較公平公正的一種處理方案,而且會對學生進行要求。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