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一個孩子想要取得一個好的成績,就要通過付出努力,如果只是表面上的三分鐘熱度肯定是不行的,作為家長我們首先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再幫助孩子攻克學習中的困難。
不愛學有沒有什么好辦法
1、不要一味責怪孩子
很多爸媽看到孩子成績一掉隊,就各種著急,把一切過錯推向孩子。結果孩子不斷承受著負面的批評時,它的反作用就施加到學業(yè)上,讓孩子有厭學的情緒。事實上,如果家長懂得為孩子“撐腰”時,孩子往往能為家人產(chǎn)生更大的動力去學習。
2、一起尋找成績差的原因
孩子成績不理想時,爸媽應該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梢宰尯⒆诱f完原因后,爸媽再結合自己的觀察做出補充,比如:“你覺得平時花太多時間看電視玩游戲,有沒有影響到成績?”或者“會不會寫字太潦草,讓老師看不清楚答案呢?”這樣也能激發(fā)孩子的反思,產(chǎn)生想要改變的念頭。
3、以身作則,從己做起
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彪m然有些片面,但是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家長的家風和修養(yǎng)是非常的重要的……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的老師,你們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要使孩子對學習發(fā)生興趣,父母必須做孩子的榜樣。讓孩子知道父母愛看書,不斷學習等,比如,讀雜志、學習自己感興趣的東西、詢問孩子在學校里學到的新知識。讓孩子感覺到你對學習的興趣。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期望過高,會使孩子心理壓力大大增加,不自覺地把學習與痛苦體驗聯(lián)系起來。
2、孩子不會學習。這類孩子往往學習時不集中注意力,不能把新舊知識聯(lián)系起來進行學習;不能選擇重要內(nèi)容而拋開不重要的內(nèi)容;無法將學到的知識正確、合理地表達出來。這樣,面對日益繁重的課業(yè)內(nèi)容,自然產(chǎn)生厭學情緒。
3、父母陪讀,使孩子缺乏學習自覺性。這會使孩子難以領悟學習的過程,難以獨立地解決遇到的新問題,體驗不到獨立解決問題后的成功的快樂。
4、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目的定向有偏差,將學習知識的目的定在將來而不是今天。比如家長常對孩子說:“你不好好學習,將來就找不到工作。”這樣,孩子就體驗不到獲取知識本身的快樂,而只注重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對知識本身不感興趣,自然將學習看作是苦差。
孩子不愛學習的表現(xiàn)有哪幾種
1、逃避學習。有些孩子表現(xiàn)的較為明顯,直接不愿意上學去。而有孩子即使是上學了,但都是無心向學,得過且過。無抱負和無期望,無求知上進的愿望。
2、注意分散。學習動力缺乏會使注意渙散、興趣轉移,易受各種內(nèi)外因素的干擾,因而對學習以外的事反而興致勃勃,不惜花時間,常常喧賓奪主、主次顛倒。
3、厭倦、冷漠的情緒。回家不主動做作業(yè),即便做也是草草了事。時常要在家長強力督促下才完成。
4、缺乏自尊心、自信心。對學習成績毫不關心,考得差也覺得沒所謂,不覺得丟面子。
5、學習無目標無計劃。上學只為給父母一個交代,完全不是出于自愿的。應付式上學,無學習目標,無計劃。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