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會發現,有很多孩子在初中的時候名列前茅,但是當孩子到了高中之后,就變得特別的貪玩,上課的時候經常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是在課堂上睡覺,完全無視老師所講的內容。
孩子讀到高一不想讀了怎么辦
1、找方法,事半功倍。當我們因為努力了沒結果苦惱,而產生了厭學的話,我們就要學習趕緊改變自己的學習思路。可以請教老師,其他的學生,給自己一個指導,不要一個人總是這樣埋頭苦干。
2、學會減壓,釋放自己。減壓,說出來以后就要去做到了,我們要面對的學習壓力,升學壓力有很多,每一天高強度的學習也會讓我們很累,我們就要出去運動運動,減減壓。去操場跑步,和同學一起散步,聊天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讓學習帶給孩子更多快樂體驗。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被動的、痛苦的,但也有不少學生覺得某科學起來特別有意思,一做題就不困了,甚至樂在其中。所以對于孩子讀到高一不想讀了,老師和家長要以孩子喜歡學的科目為基礎,引導孩子也喜歡上其他科目,讓高一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學習并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你如果喜歡而且愿意花時間去研究,那么漸漸地就會培養出興趣,同時產生出學習的快樂因子,也就不會再厭學了。
4、多鼓勵孩子。高中的孩子看似對別人的評價無所謂,但心里仍然非常在意。作為家長,不可老是貶低、批評孩子,即使你是為了希望能夠罵醒孩子,但往往卻事與愿違,使孩子厭學情緒加重。所以家長在平時教育孩子應該采取鼓勵的方法,使孩子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除了家長鼓勵孩子外,也可以幫助孩子樹立自我激勵的目標,讓孩子經常進行自我激勵。讓孩子能夠學會自我暗示,擺脫消極情緒,避免厭學情況產生。
導致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學校教育:如果學校中的學業負擔過重,在考試時屢屢受挫或者老師單調枯燥的教學方法以及不和諧的師生關系等,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2、自我否認: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測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3、家庭教育:家庭環境的不良影響也會導致孩子在突然間出現厭倦情緒,如家庭教育方式過于嚴厲、父母期待過高、使孩子經常感覺處于過于壓迫的環境當中,厭學情緒也就會逐漸出現。
高一孩子不想學習的表現有哪些
1、沒有學習興趣:興趣是激發孩子學習的動力,如果沒有學習興趣,就算再好的老師都無濟于事。
2、遲到曠課甚至逃學:因為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就會曠課甚至逃學,而這種情況有一次就會有第二次。
3、破壞紀律、頂撞老師:因為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在課堂上表現的不好,被老師批評后就會頂撞老師。
4、精力分散、上課走神、注意力也常常不能集中:因為沒有學習的興趣,上課就會走神,無法集中注意力。
5、作業拖拉、敷衍了事或不做作業:面對老師布置的作業遲遲不愿寫,等到快交作業的時候敷衍了事。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