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不想上學的孩子,家長首先要和孩子進行溝通,了解為什么他會出現這樣的想法,尤其是進入初中之后的孩子,不能及時的適應環境,和老師的教學方式,就很容易出現不想上學的想法。
初一的小孩不想上學該怎么疏導
1、傾聽孩子的情感需求:與孩子進行溝通,詢問他們為什么不想上學,傾聽他們的感受和想法,并嘗試真正理解他們所面臨的挑戰。讓他們知道你愿意支持他們,并在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
2、鼓勵孩子尋找自我價值:許多孩子會覺得他們在學校里毫無作為,無法找到自己的價值。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嘗試新事物,提高他們的信心和自尊心,讓他們發現自己的優點和才能。
3、給孩子提供輔導或支持:如果發現孩子有困難或學習上的問題,請考慮給他們提供輔導或支持。這不僅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學業,而且還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家長的關愛和支持。
4、應該多表揚和鼓勵孩子,不要批評和打罵:孩子也是有自尊的,他們也會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也希望被每個人認可。父母不應該放過每一個值得稱贊的機會,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就時,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知道成功有多么幸福,這樣他下次也會這樣做。這種溫和的表揚很容易讓孩子接受,也不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5、發揮家長的榜樣作用。言行勝于言教,父母熱愛學習是最大的鼓勵。在濃厚的學習氛圍中長大的孩子往往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父母可以嘗試和孩子一起學習。中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父母可以陪伴他們共同學習一段時間,了解他們的作業,并幫助他們及時改正錯誤。
初一的小孩不想上學的原因
原因一:初一階段的學生面臨的學習壓力比較重,尤其是剛升學的時候學到的知識和小學的知識有很大落差,還要背誦各學科的那些不感興趣的知識。背誦過程中同學們會認為自己記不了那么多知識,造成學習的自信心下降。
原因二:考試成績上的不如意會讓孩子的學習自信心再次下降。而且有可能會受到父母和老師們的批評。
原因三:因為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這兩方面的變化,會讓學生的情緒變得更加逆反,使得孩子會和老師,和父母之間會發生矛盾,導致厭學逃學的現象發生。
原因四:學習方面非常緊張,很多學生沒有時間也沒有正確的方式去放松自己。造成一天到晚學習情況都保持高度緊張,造成學習的效率大幅度下降。
初一的小孩心理特點
1、自我意識的覺醒,凸顯個性。初中生是自我意識比較強烈的階段,加上生理上已經覺得自己是獨立的,大人的形象。在生活或者學習上都追求獨立自主,對于家長的管控和指責,或者生活上或學習上的建議發生沖突,所以存在一定的矛盾也是普遍存在的現象。
2、初中生思想的獨立性和獨創性。這個階段的學生對待事物的看法,以及思考的方式,都是從小學過渡之后形成抽象的邏輯思維方式,對任何的問題都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和看法,形成獨立思考的方式。
所以對于自己的看法,如果得不到認可或者是思考的方式發生變化時,家長應當給予正確的引導,切勿發生沖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