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厭學其實一部分在于家庭原因,是因為家長在家的時候習慣性的當著孩子的面玩手機,沒有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孩子自身沒有興趣,那么孩子厭學有什么方法呢?
孩子厭學有什么方法
1、家長不要過分溺愛
很多家庭的父母工作繁忙,都是爺爺奶奶來照顧,隔輩親也是隔輩更溺愛,對孩子更注重生活的教育,但是缺少了心理的教育,情感上的教育,造成了孩子的惰性,依賴性,缺乏責任心,自由散漫,生活中的不好習慣在學習中也是自由散漫學習成績越來越差,惡性循環,最后不愿意學習,學不會就不想上學。
2、父母感情不好,孩子缺少溫暖
溫馨的家庭和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就是孩子的成長階梯,在良好的環境中孩子的學習才能舒暢,才能愉悅,會在好的心態中學習,相反一個充滿了暴力,充滿這焦慮不安的環境孩子也不會有心情學習和讀書,孩子因為不安和焦慮的家庭問題中給自己的非常大的壓力,還就會表現出厭學的心理。
3、學習的負擔太重
實際的學習中孩子的學習課業就算是學校沒有大量的作業,家長也會對孩子報很多的補習班,學校的作業正常情況下老師們都會商量給孩子布置多少作業,如果有一科的老師沒有布置作業其他科的老師就會增加作業,這已經是很多老師這么做了。
很多孩子因為長時間的作業不厭其煩的做,學習不僅是堅持的事情,更多的也是在學習中勞逸結合,作業適量才能讓孩子消化知識并且熟練掌握。
孩子厭學的原因有哪些
1、不良的家庭環境
作為家長,天天在家打麻將,父母經常吵架,對孩子缺乏必要的關心,對孩子成績不聞不問;這樣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的成長有很大的負面影響,這些負面的影響,讓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2、過分溺愛孩子
很多家長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孩子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對家人產生嚴重的依賴;不思進取,不愿意吃苦,行為懶散,缺乏對學習的主動性,學習成績不好,對學習沒有興趣,最后導致厭學!
3、師生關系不融洽
老師的授課方式并能讓每一位學生都喜歡,這很容易讓學生對老師產生討厭的心理;課上不聽講,故意搗亂,做一些無關的事情,老師教訓學生,學生還出言不遜,這樣的后果就會造成學習知識掌握不扎實,作業不能完成,考試成績下降,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孩子厭學的表現有哪些
一、自我貶低:一些厭學孩子在學習成績上遇到挫折后,自覺低人一等,極端自卑,感到自己在各個方面都不如別人。不是反思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努力程度,而是自我懷疑、自我否定,認為自己的智力發育落后,不是學習的材料。目前的失敗是由于自己的能力不如別人,失敗也是自然的事情,這種情況是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更改的。
二、討厭討論學習:這種情況表現為不愿意和家長討論學習,對于父母的過正常過問要么沉默不回答,要么用別的話題繞開,甚至是表現為不耐煩甚至煩躁。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