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如果孩子在學習中受到了挫折,或者是家長期望過高那么孩子就會出現厭學的心理,繼而不上學。厭學是一種非常不好的情緒,它不僅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勁頭,還會束縛孩子,對孩子的以后也有一定影響。因此,家長要掌握正確的方法開導孩子。
孩子不上學家長怎么開導
1、不要打罵
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2、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
很多厭學的孩子,學習跟不上,經常受到老師的批評、家長的責怪以及同學的輕視。于是,他們索性“破罐子破摔”,甚至經常逃學。老師和家長要避免過度地批評和指責,多對孩子的“閃光點”進行鼓勵和表揚,同時幫助孩子提高學習能力,讓孩子變得自信起來。這樣,孩子學習的興趣也容易被激發出來。
3、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給予鼓勵
每位家長要以欣賞的態度去欣賞自己的孩子,多尋找孩子的閃光點,并及時給予鼓勵、贊揚。如孩子的字寫得好,家長可以鼓勵孩子說:你字都能夠寫得這么好,更何況學習呢;孩子數學口算能力好,家長可以豎起大拇指說:你數學口算這么好,相信通過你的努力,學習也能夠趕上的。多找找孩子在學習中的閃光點是什么?及時給予鼓勵,一同和孩子克服厭學的心理。
4、遵循孩子做事的規律,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孩子的學習能力發展是有規律的,家長應該遵循規律,在對的時間選擇讓孩子做對的事情,這樣才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很多孩子都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外面有點風吹草動,都會打斷他們的學習。
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克服困難和障礙,學會抵抗來自外界的誘惑,督促他們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某項任務,使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當孩子具備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他通過對學習的慣性,不斷的約束和管理自己,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就有了自控力。
孩子不上學的原因
1、自我否認
孩子在學習上屢屢受測或者自我信心不夠,經常否決自己,特別是在成績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高度時,會過度焦慮從而產生學習沒有用,怎樣學習都達不到目標的心理,也就會出現厭學情緒。
2、受家庭因素的影響
孩子的家庭學習環境不好,父母經常吵架、打架,對孩子的教育各執一詞,或者家庭人際關系冷漠,這些都會讓孩子無心學習。還有的家長害怕孩子會落后于他人,便總拿孩子與別人作比較,對各種課外輔導班格外熱衷,經常告訴孩子學習就是現在最重要的事情,孩子考好了就特別開心,考差了就發大火,這些做法也會導致孩子出現厭學情緒。
孩子成績不好厭學怎么辦
1、家長要仔細了解孩子學習的現狀。家長不要看到孩子成績不好就干著急,馬上就下結論覺得孩子學習不認真。有時候,孩子成績不好的原因有很多種,要仔細了解孩子學習的現狀,找到成績不好的原因。
2、及時預習和復習。不要小看預習和復習的作用,一定程度上的預習和復習可以帶來不少驚喜的效果。預習可以讓孩子提前認識到自己的問題,并在學習中有了重點,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自己需要解決的問題上。復習,可以鞏固學到的知識,及時發現知識點上的漏洞。所以應該把一定精力和時間分給這兩點。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