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初一的孩子已經進入了青春期,這個時候出現叛逆厭學的情緒是很正常的。當孩子叛逆不想上學的時候,家長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看看是不是平常給孩子的壓力過大,還是孩子來到了新環境不適應。
俗話說的好無風不起浪,只有清楚孩子不想上學的具體原因之后,家長想要解決問題,就要去正確的引導孩子。
初一孩子叛逆不想上學怎么辦
1、理解孩子情緒狀態
當孩子出現厭學行為的問題時,我們一定不要急于主觀臆斷或者指責批評。要多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關注孩子的情緒狀況。
先去查明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在什么情景、什么情緒下發生的,反思一下當時可能發生的事件,或者不當的交流方式,也可以詢問孩子的心情如何。
就比如說現在不想上學了,家長在得知孩子出現問題的原因之后,再進行積極的干預,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2、多表揚和鼓勵,少批評和打罵
孩子是有自尊的,他們也會為自己的成就而感到自豪,也希望被每個人認可,父母不應該放過每一個值得稱贊的機會。
當孩子取得了一點成就時,讓他感受到成功的喜悅,讓他知道成功有多么幸福,這樣他下次也會這樣做。這種溫和的表揚很容易讓孩子接受,也不會失去學習的興趣。
3、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初一孩子叛逆不想上學,家長要想辦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剛上初一的孩子,可能會覺得初中學習的知識比小學難很多,家長可以從培養孩子的學習方式入手,逐漸幫助孩子找到學習興趣。
當孩子表現突出時,家長一定不要吝嗇自己的夸獎,給予孩子真誠的贊美。有了夸贊,孩子會想要表現的更好。
4、建立積極的家庭氛圍
初一孩子的叛逆,往往與家庭環境密切相關。家長們可以通過增加親子活動、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多與孩子交流等方式,來加強家庭成員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此外,還可以為孩子提供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適當的學習資源,鼓勵他們自主學習和自我激勵,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5、對孩子的期望值要合理
現在大部分家庭都是獨生孩子,對孩子期望過高是一個普遍現象。超越實際水平的家長期望,使孩子在超負荷的狀態下產生對學習的厭倦心理,這種情況必須得到改變。
父母要經常幫助孩子恰如其分地作出估計,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低估自己。這樣,才能使孩子處于自信而不自滿,自尊而不自負,自強而不自棄的心理狀態。
如果家長期望值過高,一味地為孩子買學習輔導資料,約法三章,要求每次考試每門功課一定要考多少分,在班上排第幾名,這樣做往往會造成孩子厭學、畏學,甚至棄學、逃學、離家出走的悲劇。
孩子不想上學,家長要發現這些原因
1、青春期叛逆。由于青春期的心理和生理變化,初一學生的情緒往往會變得更加的逆反。常常與老師和父母之間都有矛盾,造成上課不認真聽課、不服從老師的安排等情況。
2、學校環境影響。對于孩子而言,采取“適應環境”比“特立獨行”的行為更為本能和安全,如果孩子在學校結交的恰好是不太愛學習的朋友,是會影響他的行為的。另外,如果老師對孩子采取“期望值過高”或者“任由其破罐破摔地發展”兩種極端的態度,也會令學生望風而逃,繼而不想上學。
3、只管孩子的學習成績,忽視其他的。當孩子的成績偶爾退步一次,有些家長就會對孩子進行責怪,這個錯誤就是把成績當成了孩子的全部,好像孩子成績不好,就會變得一無是處。這樣會使孩子的自尊心受挫,還打擊到了她的自信心,親子間的關系也會變差。
叛逆的孩子,家長怎么教育好
1、培養信任感,做孩子的朋友。家長要盡可能的獲取孩子的信任,樹立值得信賴且靠譜有擔當的形象。答應孩子的事情要信守承諾,對孩子不雙標,尊重孩子保護他的自尊心,不欺騙、敷衍、糊弄孩子,孩子的真心世間少有,不要試圖用自己的不講信用破壞。
2、不要和孩子硬碰硬。當孩子逆反時,父母不要和孩子針鋒相對,可以放低姿態,讓孩子情緒冷靜下來。同時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采取積極有效的辦法,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觀念,讓他們主動認識到事情的對與錯。只要父母積極引導,一定能幫助孩子安全地度過叛逆期。
3、多聽少說。父母要多聽,做很好的傾聽者,當孩子說完后,真誠地欣賞孩子在觀點上所說的話,然后輕描淡寫地給出對這個問題的看法,請孩子們做參考。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孩子們,這樣會加劇矛盾,與孩子交流時也要注意語氣和態度。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