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控制不住要打罵孩子,其實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覺得應該還是要控制自己的性格,盡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動粗!
如果造成這種后果的話,其實大人和孩子都有問題,雖然說是孩子的問題多一點,他肯定是比較不聽話,或者是你說他幾句,他比你還多說幾句,惹火了大人!但是反過來想想,大人還是得好好跟他說,動手打人肯定是不對的,也會影響他以后的成長,會在他的心里造成一定的陰影,變得越發叛逆。
傳統的教育中常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之所以許多情況下,家長通過打罵孩子的形式教育,這是因為在教育孩子當中,這個方式可以短期見到成果。例如你的孩子不想吃飯大鬧,這時候家長一頓打罵,孩子會很快乖乖的去吃飯。這是從短期的效果看,從長期的效果看,這是一個錯誤的教育行為。
打罵孩子會帶來四個錯誤的后果:報復、憤恨、反叛、退縮
當你在打罵孩子的時候,孩子不會意識到當時自己的想法,但是未來的行為就會建立在這些潛意識之上,經常被打罵的孩子身心都會造成創傷,形成錯誤的行為。
長期打罵的孩子如何教育回來呢?
建議家長們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不妨試試以下三種方法。
1、遇事先冷靜
在孩子犯了錯,打罵孩子之前,先學會處理自己的情緒,詢問清楚,以免因為自己的情緒挫傷了孩子,比如可以暫時改變自己的注意力,吃個水果,或者是走到外面吹吹風,讓自己冷靜冷靜。
2、提供選擇承擔自然后果
當孩子行為頑固不聽話時,不妨給孩子提出合理的選擇,讓孩子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體驗不守規則是什么樣的結果。
比如孩子喜歡打人可以告訴孩子,要么你和小朋友和平相處,要么你就自己一個人玩,你選吧。
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你可以告訴孩子,要么現在好好吃飯,要么餓著肚子去上學,而且餓了也不讓吃零食,你自己決定吧。
3、給孩子鼓勵和信心
日常生活中,孩子經常會犯一些錯誤,家長應該冷靜分析,如果孩子并非有意犯錯,況且問題影響不大,此時家長應該給與孩子信心和鼓勵。
比如:孩子的書找不到了發脾氣,你可以告訴孩子:你的書平時都是自己整理的,找不到就說明你沒收拾好。我希望你以后看完及時歸位,這樣以后就不會找不到
比如:孩子沒端好飯不小心打翻在地。這個時候你可以告訴孩子,你是不是盛的太滿,不小心燙著手才翻了呢?我希望你能吸取教訓,相信下次一定能做得更好。
即使孩子做出在大人看來不明智的選擇,父母也不要過多的干涉;即使孩子哭鬧,父母也應該依然有溫和而堅定的態度讓孩子承擔相應的后果。
孩子不聽話,我們可以嘗試以上三種方法,平時家長也要強調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規則和禮儀,建立簡單的規則,言出必行不粗暴的亂發氣,更不妥協的溺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