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青春期的教育,一直是家長最頭疼的階段之一。孩子進入青春期后,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叛逆,這個時候很多家長的選擇是直接教訓孩子,但家長越是教訓就越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從而會使孩子的叛逆情況越來越嚴重。
錯誤的教育方式,會使家長和孩子,都心力交瘁。因此,很多家長都很煩惱叛逆處于叛逆期的孩子,家長們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減少孩子的叛逆行為。下面,針對青春期少年叛逆如何解決給出對應方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各位家長。
青春期少年叛逆如何解決
1、了解青春期少年發育特點,為一些變化做好準備
青春期孩子處在一個生理和心理的快速發育期。在這個階段,他們的外貌會發生很多變化,體內荷爾蒙的分泌讓他們既興奮又不安。他們的內心產生諸多沖突和困惑,他們渴望被理解、被尊重,渴望獨立。
他們很愛面子,不知道怎么表達內心的真實需求。他們的情緒變化極快,經常游走在大喜、大悲的兩端。家長如果能通過一些其他途徑提前了解孩子可能發生的變化,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就能在心理上做好準備,遇到問題也會更加冷靜和從容。
2、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看看他們需要什么
當孩子出現叛逆行為時,家長不妨站在孩子的一邊仔細想想,他們叛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孩子成績退步了,是不是不喜歡自己的老師造成的?孩子不愛跟家長交流,是不是大人的說教太多了,而他們需要的是傾聽?孩子一遇到問題就發脾氣,是不是想要被理解?
面對孩子的叛逆行為,家長不要站在孩子的對立面指責孩子或者要求孩子怎么做。當孩子認為家長不理解他們時,只會關閉自己的心門。大人要根據孩子的需要進行應對,這樣才能贏得孩子的信任和尊重。當然,對于孩子不合理的需求或者大人做不到的一些事,可以拒絕并說明理由。
3、學會和孩子交流,走進孩子的內心
進入青春期,很多孩子因為自己身高、體型的發育,會認為自己是成人了。他們渴望自己被平等對待,而大人卻還是把他們看成孩子,由此引發了一系列沖突。大人習慣性地給孩子講道理或者直接給方法,孩子根本聽不進去。
和青春期孩子的交流要建立在平等、尊重的基礎上,不要居高臨下地說教和指導。大人可以在這個時期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的故事,尤其是自己年輕時候做的“糗事”,沒有孩子不愛聽。在輕松和諧的氛圍中,孩子才愿意打開心門。
4、多給孩子歷練的機會,不要害怕孩子出錯
青春期的孩子特別希望能擺脫對大人的依賴,以此來證明自己的能力。而大人總認為孩子還小,沒有經驗,不敢放手。或者是在孩子做事的時候習慣性地給予指導和幫助,而孩子并不情愿,矛盾由此產生。
大人不如放開手,給孩子試錯的機會。出去旅游的時候,讓孩子規劃路線;沒事的時候,讓孩子親自下廚做一頓飯;遇到了矛盾,先讓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錯了也沒關系,人不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中獲得成長的嗎?大人的信任和尊重會給孩子帶來滿足感,他們反過來也會尊重大人。
青春期少年叛逆行為的背后是他們特定發展階段的內心需求,叛逆說明他們在成長。青春期孩子的家長要學會放下自己的期待,去觀察孩子的特點,了解孩子的需求,給予孩子需要的幫助,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理解和尊重,給孩子的成長提供助力。
孩子叛逆不聽話,這樣引導才正確!
1、激勵加引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挫折或者不愉快的經歷,應該嘗試并引導孩子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挫折,這樣孩子的性格會比較堅強勇敢,孩子的心理素質也會比較好,也會有自信心。
2、訂立好規則
人非圣賢,孰能無過,我們成人會犯錯,更不用說小孩子了,當然,在孩子犯錯的時候,我們更應該積極的引導,而不是一味的批評,給孩子訂立一個犯錯的處罰機制,這樣更利于孩子改正錯誤,信心向前。
3、做一個傾聽者
建議家長學會做一個傾聽者,聽聽孩子的煩惱和想法,這樣既可以了解他們的想法又能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傾聽時不要急于給出判斷或評論,給孩子一個舒適的傾訴空間。偶爾裝個傻,明知故問一下更能提高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讓他們有動力進行下去。
4、說出你的感受
家長是孩子父母,而不是孩子掌權人。孩子和家長由于年齡的差距在某些方面產生分歧是很正常的,在這個時候家長不要按著孩子的頭非要讓他朝你所指的方向前進,而是應該向孩子表達一下你對這件事情的意見和看法,并傾聽他的看法,兩者交融會產生一種全新的更好的解決方法。
什么樣的教育方式會導致孩子叛逆
1、家長和孩子缺乏溝通
由于親子間缺乏溝通,孩子會覺得家長不理解自己,家長則認為孩子變得越來越不聽話,兩代人的差距越來越大,慢慢地孩子變得反叛起來。
2、對孩子過分的嘮叨
孩子一不聽話,家長就嘮叨個沒完。殊不知,當孩子過多地接受了重復不斷的教育內容時,他的大腦會對這些信息進行自然屏蔽,“左耳朵進,右耳朵出”。時間一長孩子覺得聽煩了、聽膩了。即使他明白家長說得十分有理也不樂意照著做了。
3、溺愛導致孩子以目我為中心
有些家長從小溺愛孩子,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不論什么事家長都隨著孩子的性子來,導致孩子以自我為中心,認為大人聽自己的是理所當然,家長稍稍提出一些孩子不樂意的要求,就會引來孩子的抵觸,
4、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一些家長很少考慮孩子的能力、年齡和原有基礎等因素,盲目地對孩子提出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要求。日久天長,當孩子感到心力交瘁、再也無法承受這些壓力時,他們就會奮起以言語或者行動來反抗。
青春期少年叛逆有哪些原因?家長要注意了!
1、家長的誤解導致教育方法不當
有些家長缺乏一般的心理學知識,對孩子的教育急于求成,方法簡單粗暴。他們往往忽視孩子的自尊心和心理承受能力,尤其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他們不去分析錯誤,不去和孩子討論補救方法,而是責罵甚至毆打孩子,這讓孩子在犯錯時感到孤立和叛逆。
2、父母和孩子缺乏雙向溝通,產生思想矛盾
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越來越強,要求他們有自己的處事方式,不想被控制太多。而有些父母出于對孩子的保護,為孩子做了一切,導致孩子渴望獨立和父母不恰當的善良之間產生了思想沖突和矛盾。
3、心理上不成熟的表現
心理方面的不成熟是導致青少年叛逆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心理上青少年的成熟滯后于生理上的成熟,在心理的認知發展中,由于閱歷和經驗方面的各種補助,認識是不牢固的、容易動搖的。
及時發現青春期叛逆行為背后的兩大真相
1、從內因來看,叛逆是孩子強烈表達自己意愿的一種成長方式
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大多叛逆?其實這是有深層次的心理原因的。
青春期的孩子,隨著身心發育的不斷成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他們有了自己決定自己生活的意識,開始質疑父母的觀點,掙脫父母的管束,故意和父母對著干,叛逆期就這樣形成了。
這個時期,父母一味地指責打罵,會對孩子的心理產生負面影響,甚至走向極端。所以,作為家長要了解這種內因,才能更好地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2、從外因來看,叛逆是親子溝通短路的必然結果
除了上面所講的內因,還存在外因,那就是親子溝通短路。
明明一回到家就興奮地告訴媽媽:“明天我們幾個同學約好了,一起去玩密室逃脫。”媽媽說:“一天到晚就知道玩,也沒見你學習的時候這么興奮過。”
一聽這話,明明沒有說話,悶悶不樂地回到自己房間,關上了房門。這就是溝通短路,大人和孩子完全不在一個頻道。孩子找不到溝通的快樂,就會選擇把自己封閉起來,逆反心理會更強,從而親子溝通出現錯位。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