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同樣的環境,相同的老師,為什么學習成績卻不同。很多家長都比較疑惑,覺得自己孩子不是學習的料,其實不是這樣的,主要是因為學習上的“習慣”。習慣可以使你成功,也可以是你失敗。那么,在學習上的好習慣有哪些呢?下面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吧!
學習上的好習慣有哪些
1、課前提前預習的好習慣
學霸普通都有課前預習的好習慣。預習其實并不需要花費太長時間,但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這個好習慣一定要養成。
預習的目的就是要發現新學習的知識有哪些重點、難點、不懂之處,把它當成上課聽講的重點,把被動式聽課變成有目的式的主動式聽講。
2、專注聽講的好習慣
在課堂上能不能真正用心去聽講,直接決定你最終的學習成績高低。聽課是學生學習的核心,一定要記好課堂筆記,重點聽自己預習發現的重點、難點、不懂之處。
課堂聽講要專注,想辦法融入課堂,與老師積極互動。當你上課走神越來越少,成績也就會越來越好,你也可以成為學霸。
3、課后復習的好習慣
相信多數人都應該了解過“記憶曲線”,這個理論告訴我們記憶是伴隨著遺忘的,而且遺忘規律是先快后慢,其次記憶需要多次刺激也就是需要多次復習。
要想學習過的知識真正不遺忘,課后一定要及時、主動、多次去復習,在遺忘之前多次重復,把學過的知識牢牢印到腦子中,這樣可以做到永不遺忘。
4、及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課后復習完以后,我們也需要適當的練習,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到的實踐(做題)中,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集中精力,多動腦、多思考,千萬不要一心多用,應付作業。
5、反思、總結的好習慣
大多數同學都存在死記硬背,學習不愿意動腦的問題,這是極被動的學習方式,效果很差。我們平時學習一定要多反思、多總結,比如做題不要只講究數量,更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么?
比如這道題考查了哪些知識點,應用了哪些解題方法?同類題型有什么共同的解題規律?自己相關知識點有沒有真正掌握?不反思、不總結,你學習進步會很慢很慢。
6、規律作息的好習慣
學習也需要勞逸結合,科學用腦。保證充足的睡眠,堅持體育鍛煉,累了就好好休息一下,學習的時候就專注用心去學。千萬不要在疲憊不堪、大腦效率低下的情況下還在持續學習,這樣學習不但很累,效率還極低。
如果能養成以上的好習慣,相信你家孩子成績肯定差不了。但很多孩子缺乏主動性、自制力,沒有強大的融會貫通能力,也沒有優秀老師的幫助,成績提高困難。
好的學習方法,才能做到有效果
1、制定計劃
制定計劃很重要,計劃有許多種,可按時間、學科、目標等分,也得有隨想、預計、應變等備選方案。計劃并非必須寫在紙上,有時只需要心中有數即可。
要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也要有個性的目標,任務明確、目標清楚。這樣在進行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時候效果才更好。
2、加強時間管理
沒有學習主體對自己學習過程所進行的自我觀察、自我審視和自我評價,沒有學習主體根據這種自我監控所做出的反饋、調整及強化,就談不到有效學習,有效學習的關鍵就是時間的合理分配與精心安排。
所以在使用有效的學習方法的時候,需要注意的就是加強時間管理,需要有計劃做先導、自律為后盾、充實為宗旨,達到勞逸結合、寓學于樂的理想狀態。
3、整合利用資源
學習資源不僅包括自身的知識積淀,還暗含著學習的工具、途徑與方法策略。整合則要求學生在學習時以知識的重點為“圓心”,以自己的學習能力為“半徑”畫圓,能較為系統梳理整合所學的知識。通過知識的整合,然后學習,這樣有效的學習方法才會更顯成效。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