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新高考模式由原來的“語數外+文綜/理綜”變成了“3+1+2”,這意味著以后的高考不分文理科啦。考試可以選擇自己拿手的科目,那么面對新高考3+2+1怎么選科?高一的學生和家長都需要了解,畢竟選科將直接關系高考難易程度。
新高考3+2+1怎么選科
“3”為全國統一高考科目語文、數學、外語3門,每科滿分均為150分,總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
“1”由考生在物理、歷史2門首選科目中選擇1門,以原始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滿分為100分。
“2”由考生在政治、地理、化學、生物學4門再選科目中選擇2門,以等級分計入考生總成績,每科滿分均為100分。
新高考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論是“減法”選科還是“成績”選科或“專業”選科,各有優勢各有缺點,而選科關系到學習難度、高考成績、報考專業,我們不能為了選科而去選科。
因此在選科前,首先我們得確定大致的高考報考方向(職業發展方向),不學工科類專業、醫學類或金融、統計、數學等專業,那我們就可以先確定歷史科目,其次是物理科目,然后再根據這兩科的學習成績來決定是選歷史還是物理,畢竟大學錄取還是看高考分數。
根據學習成績,高考專業,我們做“減法”選科后確定了物理或歷史,我們再根據剩余科目考試成績和報考專業再次做“減法”選科,直到選擇出滿意的科目就行了,這就是“綜合”選科,不固定某一選科方法,揚長避短,選擇出對自己最有利的科目組合。
不過新高考選科,由于學校的師資力量、教學資源有限,學校并不會完全開設12種選科組合的班級,比如有的學校會不開設“歷史+生物+化學”組合,有的學校會不開設“物理+政治+化學”組合等,大家還是要根據實際情況去選擇。
新高考選科注意事項
1、選自己擅長的科目,不要過分看重專業覆蓋率
新高考的模式下,選擇物理,可以報考的專業覆蓋率確實很高,但是選擇時一定要結合實際情況,考生是否對物理感興趣,是否擅長物理,這點很重要。
對于一些分數較高,物理成績還不錯的學生來說,大可以選擇物理專業,這樣在志愿填報時會有更多的選擇權。而對于一些成績一般,物理不是很好的同學來說,最好選擇其他自己擅長的學科,不要過分在意學科的專業覆蓋率,揚長避短為好。
2、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父母要幫孩子把好關
很多家長覺得,剛上高中就考慮孩子未來做什么工作有點太早了,其實一點也不早,現在的選科組合都會影響未來大學的專業選擇。比如你想學機械制造、計算機編程、建筑設計等等,這些專業基本都要選物理,還有一些醫學類的專業,必須要選生物,有的還要選化學。
所以,家長們要提前想一想孩子的未來,早點做一些職業規劃的工作,在選科時才不會迷茫。盡量不要為了學某個專業強行選擇自己不喜歡、不擅長的科目,因為最后如果考不了好的分數,再好的職業規劃也無法實現。
3+1+2聰明的組合
所謂的高考3+1+2聰明組合其實是因人而異的,畢竟每個學科組合既有好處也存在一些弊端。所以在選擇的時候 ,只能說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選擇“利益最大化”的學科組合。
1、對于尖子生來說
如果自己理科很好,最聰明的選擇是物理+化學+生物組合,物化生組合可選專業范圍較廣,可以報考很多的985和211大學。同時,該學科組合以后畢業后的就業面比較廣,容易找工作。
如果自己是文科尖子生,老師推薦選擇歷史+地理+政治,雖然有的人認為該學科組合可報專業范圍不及物化生,但如果本人擅長文科的話,選擇該學科組合能夠保住自己的高分,在高考的時候才會脫穎而出。
2、對于一般成績考生來說
對于成績一般的同學來說,最好是選擇文理相結合的學科組合,比較推薦的是歷史+地理+生物。該學科組合整體偏向文科,對于一些邏輯思維較差的同學來說,選擇該組合相對適合一些。
一方面是在首選歷史科目的學科組合中專業覆蓋率相對高一些,另一方面是學習的難度不會太高,不需要很強的邏輯思維和計算能力。雖然該學科組合的知識點較多,但只要努力記憶背誦,還是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