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天天玩手機,家長應該正確引導一下,告訴他這樣是不對的,對身體,眼睛都不健康。應該適當玩手機,給孩子一個規定時間可以玩一下。然后家長也要給孩子樹立榜樣,大人也要適當玩手機,可以陪孩子一起做游戲,運動,出去游玩,建立孩子的興趣愛好。
小朋友天天玩手機怎么辦
父母要做好榜樣。
有的家庭是因為父母每天下班回家后即便陪伴孩子,也是手機不離手,這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玩手機是非常吸引人的,所以就有樣學樣。要想讓孩子戒掉手機,父母就應該先做好榜樣。
跟孩子協商時間。
想要讓孩子一點都不玩手機,那是比較不切實際的想法,我們能做的就是直接跟孩子商量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大概是多久,而且家長要做好監督工作,這樣長時間堅持下去的話,孩子自然會養成好習慣的。
陪伴孩子做事情。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會覺得玩手機比較吸引人,是因為家長不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盡量改變以往的相處模式,多一些時間來陪伴孩子,讓孩子發現做其他的事情也是挺有樂趣的。
讓孩子多交朋友。
有的時候孩子之所以老是玩手機,是因為他沒有太多的小伙伴可以一起玩耍,因此我們可以制造機會讓孩子可以多交往一些同齡的小伙伴。這樣有小朋友一起玩耍了,就不會總想著玩手機了。
給孩子立規矩,怎么做更有效
想讓孩子有節制地使用電子產品,爸媽的陪伴和以身作則是第一位的。但有的孩子已經對電子產品產生了比較大的依賴,如何通過立規矩來”戒掉“手機/iPad等更有效呢?
1、提前說出你的規矩
叫孩子做另一件事時,先提前五分鐘告訴他,你會在什么時間讓他做什么事。語言一定要明確、具體,例如:“再過幾分鐘,我們就得睡覺了,等我告訴你關電視/放下手機時,要聽話哦。”這樣,孩子不會覺得猝不及防,可以有效降低抵觸情緒。
2、設置遵守規矩時應得的獎勵
告訴他,如果按要求做了另一件事,他會得到什么獎勵。對于3歲以下的孩子,可以在他遵守規矩”關掉電視“后,用小零食作為物質獎勵。
3、設置違反規矩時應受的懲罰
孩子沒有遵守規矩時,要明確實施什么樣的懲罰。給孩子定好獎勵和懲罰后,可以讓孩子復述一遍獎罰內容,增加遵守規矩的可能性。
4、多多提醒孩子
在做另一件事之前的兩分鐘,給予“三次鈴”提醒,有了心理準備,孩子才會減少抵觸。一次“鈴聲”:告訴孩子要怎么做;二次“鈴聲”:提醒孩子要停止玩耍手機/看電視;三次“鈴聲”:表示孩子要去做另一件事,比如上床睡覺、學習或玩桌游。二次鈴聲與三次鈴聲之間間隔一兩分鐘即可。
5、嚴格執行既定方案
時間到了時,要堅決、冷靜地執行既定方案。不用再給更多的提醒,不管孩子有什么反應,都要立即讓他停止玩耍,關掉電視,或拿走手機。
采用注意力提示(如“請看著我”);發布命令,并提醒孩子按要求做會得到什么樣的獎勵;發布命令之后,看著孩子15秒鐘左右;如果孩子在第一次發令后就聽從了,馬上給他獎勵和表揚;如果不服從,就執行相應的懲罰,然后重復命令。
6、溫柔且堅定,付諸實踐
光說不做假把式,經常實踐,才能改變。不要心急一蹴而就,行動起來終歸會看到效果的。以上和孩子的溝通技巧和立規矩的思路,你學會了嘛?
沉迷手機游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危害
首先第一點,過度沉迷手機游戲,會影響孩子的視力。
因為手機屏幕就只有那么大,無論是畫面還是文字,都是比較小的,孩子看起來需要十分仔細。眼睛長時間地對著屏幕,視力下降是必然的。之前我還看過一篇報道說,一名中學生連續在網吧玩游戲十天,視力直接從1.2降到了0.2!
第二,過度沉迷手機游戲,會影響孩子的專注力。
那些能夠在網絡上流行起來的游戲和視頻,大多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情節緊張刺激,畫面生動多彩。但現實生活不是這樣的,這種生活與游戲的反差,會讓很多孩子無法完全從游戲中“抽離”出來。
不玩游戲的時候,腦子里想的也還是游戲。這讓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都無法保持注意力集中地去做一件事。出現上課分心、做作業溜號、做事效率低等情況也是常有的事。
第三,過度沉迷手機游戲,會影響孩子的大腦發育。
西雅圖兒童研究所曾有專家進行過一項研究,主要目的是為了觀察電腦和手機對孩子大腦有什么影響。他們發現,過度沉迷手機游戲會讓孩子的大腦像樹根一樣萎縮,并且成癮時間越長,情況更嚴重。
如果孩子每天在手機或電視屏幕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則大腦會長時間受到屏幕上產生的聲光和快速變化的圖片的刺激。從而影響大腦的活動,原始的結構和功能也會產生負面的變化。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