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經常罵孩子會導致孩子自我效能感低下,越來越沒有自信心,這樣的家庭教育一般來說很少會給孩子帶上正面效應,當然也不排除例外。這樣的孩子很有可能因為自己的家庭教育給自己帶來了創傷所以當自己為人父母也是同樣的家庭教育。
父母罵孩子是廢物后果
一是形成懦弱自卑型人格。
父母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說的話對孩子影響極大。常年受語言暴力攻擊,天天被罵廢物,久而久之,孩子真的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如同廢物。這樣的自我價值認同感會直接摧毀孩子的自信,導致孩子做任何事情都畏畏縮縮,生怕自己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二是形成社交障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天天生活在語言暴力下的孩子,要么學會父母的語言暴力,要么學會沉默寡言。父母是怎么跟孩子溝通的,孩子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與別人溝通。如果孩子在與別人交往過程中動輒遷怒別人,那么孩子在社交活動中肯定會不受歡迎,會被孤立。長此以往,孩子會越來越迷茫,越來越不懂怎么跟別人交往。
面對父母的語言暴力,有時孩子還會選擇用沉默來應對,因為無論自己說什么,可能都會換來父母激烈的斥罵,所以干脆不說話,免得“廢物”不斷。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溝通能力很難發展得好。如此,孩子未來并不樂觀,試想,一個不懂得與別人打交道的人,怎么在社會上立足呢?
三是形成攻擊型人格。
在語言暴力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心理壓力很大。壓抑久了,孩子心理扭曲,性格可能也會變得暴戾,會對周圍環境產生敵對情緒,會通過激烈的攻擊行為來將長期郁結于心的痛苦和不滿情緒爆發出來。有調查顯示,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遭受過父母語言上的傷害。
孩子做錯事時不能罵孩子,那要怎么做呢
首先,父母要引導孩子對犯錯有一個客觀的認識。犯錯是很正常的,不可避免的。犯了錯并不可怕,最主要的是能夠及時吸取經驗教訓,從錯誤中獲得成長。孩子一旦從思想上形成了對錯誤的正確認識,就不會再害怕面對錯誤。
其次,在孩子犯錯時父母要抓住機會對孩子進行引導。不批評和指責孩子的錯誤行為,而是和孩子站在一起,讓孩子看到自己犯錯的結果,必要的時候還要讓孩子自己承擔責任。有的孩子上學的時候磨磨蹭蹭,導致自己上學遲到了,他可能要面對同學的嘲笑、老師的批評、知識點的落后等,家長讓孩子自己去面對,他會記得更深刻,避免類似的錯誤再次發生。
最后,家長在適當的時候要鼓勵孩子勇于犯錯。在學習新技能的時候、做一些新的嘗試的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怕出錯而選擇放棄。家長要鼓勵他們大膽嘗試,做好后盾,并和孩子一起承擔后果,讓孩子沒有后顧之憂。就像愛迪生,正是因為經過了無數次的失敗,才成功地發明了電燈。只有不怕犯錯,孩子才能敢于行動,有所收獲。
家長要敢于讓孩子犯錯,讓孩子學會正確面對錯誤,從錯誤中獲得成長。
教育孩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父母不要輕易地否定孩子
父母平時不要隨隨便便地就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簽。比如:“你不行”“你太笨”“你不愛學習”等等。
因為這些負面標簽會嚴重的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從而讓孩子在潛意識里就認為自己“不行”認為自己是個“笨蛋”這種心理暗示。
當父母帶有情緒的給孩子打壓孩子的時候,孩子內心就會非常自卑和悲觀。當孩子遇到困難就不想努力,因為他認為自己笨,認為自己做不到。
二、父母要給孩子正面的引導鼓勵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優點,自己的閃光點,家長要用發現的眼睛去看到孩子的特長,并把它放大強化。看到孩子的進步永遠比看到退步要聰明得多。
比如:孩子寫作業寫到很晚,當他完成的時候,你說:“今天比昨天早完成了十分鐘,很好,下次我們爭取再提前十分鐘?!焙⒆拥玫娇隙?,認為自己進步了就會有更大的動力。
又比如孩子作業寫的非常潦草,你說:“這張紙上有這兩個字寫得比較好,下次爭取寫三個好看的字寶寶?!焙⒆泳蜁吲d的答應你。
所以廣大的家長,請注意您的言詞,請不要再辱罵孩子“笨蛋”“蠢材”“廢物”這種負面的標簽了。您會親手毀掉孩子的。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