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這的確是需要看情況,如果孩子不聽話,家長經常用打罵這種方法來解決問題。時間久了,孩子對這種情況習以為常,這時候打罵也就起不到任何作用。應正確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多與孩子溝通,從而給予慢慢開導和教育,而不是一味的去打孩子。
家長到底該不該打孩子
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管教孩子的話:打是親,罵是愛,不打不愛是禍害。現在雖然打孩子的家長變少了,但是這種現象還存在。作為家長必須認識到以下幾點:
1、教育孩子是父母的責任,也是義務。所以有“養不教父之過”之說,當然母親也不例外。
2、教育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應該選擇最優的教育方法。家長每天和孩子朝夕相處,對孩子的性格秉性比較了解。家長應該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高效、有益、沒有傷害的方法,促進其健康成長。
3、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認識到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現象,成長需要有試誤的過程。不要一看到孩子犯錯誤就火冒三丈。
4、很多孩子犯的錯誤都是無心的。當看到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不要急于做出判斷,一定要問明原因。
5、家長教育孩子要有耐心,不能嫌麻煩。孩子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心智還不成熟,犯錯誤是難免的。
6、打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打的目的是讓孩子改正錯誤,靠的是暴力,孩子一時的屈服是因為怕疼,而不是從心里自己認識到錯誤,最好的辦法是讓孩子自己認識到錯誤,并改正。
千人千面,每個孩子各有不同。絕大多數孩子口頭教育就可以了,但也有孩子口頭教育不起作用,家長難免來點硬的。個人以為;總的原則,能不打就不打,非打不可,要把握好度,引以為戒即可。
一般來說,控制住自己盡量不打孩子,當然有些時候也有咱們不得不動手的時候。那么,咱們保持以下準則:
1、盡量控制自己不打孩子
當孩子犯錯誤時,家長不要急于打孩子,因為沖動地打孩子,效果往往適得其反。有時候,描述自己的心理感受,有助于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來想問題,從而促進孩子的反思。
2、讓孩子自己明白犯錯導致的后果
孩子犯了錯,無須過多批評,讓孩子自己承受行為的過失或者錯誤造成的后果。這樣不但讓孩子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能導致什么結果,有利于避免孩子再犯同類錯誤。
3、用間接的懲罰讓孩子得到教訓
如果孩子犯錯了,可以通過對孩子的行動加以限制、限制他娛樂的時間等間接懲罰的手段與方式,讓孩子記住這次教訓。
4、必須讓孩子明白受懲罰的原因
打的時候不要太重,也不要以打孩子來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更不能不分青紅皂白抬手就打孩子。打完孩子后,一定要哄哄孩子,讓孩子明白,打他只是為了讓他記住,下次不要犯同樣的錯誤。
孩子不寫作業打了他好嗎
不能打孩子,那樣會起反作用的。
1:孩子不寫作業,一般是家長缺少鼓勵,孩子對學習沒有興趣,不要吝舍自己的表揚。
2.耐心教導,孩子一般學大人,如果這個坐作業的時候,你們能看書報,他也會去學習,如果家長都看電視,玩電腦,沒理由要孩子學習的。你們是孩子習慣培養的導師。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