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家長要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規范孩子的行為。因為很多孩子,他們本身并不知道好動是一種不良的行為,但如果孩子在課堂上坐不住好動,那很容易打擾身邊的同學。
小孩上課坐不住有什么好辦法
創造安靜的學習環境
很多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分心走神的情況,更多的是因為窗外或者書桌旁有自己感興趣的東西和事物。
對此,家長需要了解孩子的喜好,看孩子是否能在嘈雜的環境中學習,從而給孩子提供適合的學習環境,來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
有時候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放一點輕音樂,有助于舒緩他們的情緒和學習壓力。同時還要盡量避免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的出現。
安排規律的作息時間
家長可以讓孩子的作息時間,每天的日常計劃安排都盡可能的有規律,這樣到某個時間,孩子心理有預期,比如該看書了、該學習了、該睡覺了。
規律的作息時間還能讓孩子參與自己的時間管理,建立更好的時間觀念。很多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是因為時間“混亂”,比如每晚家中很吵,晚上十一點都睡不著,第二天自然沒有精神。為此,家長給孩子安排規律作息的同時,也需要給孩子保證這些時間的可行性。
將大目標拆分成小任務
家長告訴孩子:“今天把房間收拾一下吧。”半個小時后再進去的時候,發現孩子在床底下找到一個玩具,正在玩玩具,已經忘記了自己要收拾房間的事情。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在這有限的時間里,家長不妨把給孩子的“大目標”拆分成一個個簡單易行的小任務。比如打掃房間時告訴孩子先把床收拾干凈,這樣孩子有清晰的認知,在注意力集中的有限時間內,可以把事情完成。
孩子好動的原因
對于六歲之前的孩子,如果活潑好動,甚至注意力不集中,絕大多數是成長的正常表現。但對于學齡兒童而言,孩子好動還有以下幾種可能性:
1、年齡的特點
孩子在六七歲之前都是以玩為主,可進入一年級后,就要以學習為主了。對孩子來說,這需要一個過程。
而六七歲的孩子非常喜歡活動,如果強迫他們在一個地方連續坐20分鐘以上,孩子是不愿意的。就導致了孩子坐不住。
2、孩子屬于觸覺型
這樣的孩子無論在家里還是學校都無法安靜地坐下來,因為他需要利用大肌肉的肢體運動來作為學習的主要渠道。
3、注意力不集中
六七歲的孩子注意力有限,最多只能集中15~20分鐘,所以,常常會在課堂上出現不專心的現象。
同樣,如果讓孩子集中精力做一個小時的作業,恐怕很多孩子不能堅持下來,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寫一會作業就開始做小動作。
4、正在做的事很無聊
很多父母抱怨孩子不認真學習,其實,孩子不是不認真學,他在那動來動去,其中的原因就是學習任務太枯燥。孩子如果不能在學習中找到樂趣,那么他就會無法獲得新的挑戰,很容易分心,一分心就容易好動起來。
如何提高孩子的自制力
1、信任孩子,給孩子選擇的權利和機會。當孩子喜歡做的事,對健康成長不利時,就用“共同決定”的方法誘導他;面對孩子選擇困難的事情時,家長可以提供建議幫孩子分析,但最后的決定權還應該在孩子自己手中。
2、鼓勵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孩子在遇到一時做不好的事時,家長不包辦,不代替指導孩子正確的做法是什么;家長允許孩子犯錯,明白失敗是讓人進步的學習過程,幫孩子認識失敗的原因,讓孩子獲得經驗,鼓勵孩子在失敗中成長、堅強。
3、讓孩子做家庭的小主人。家長可以讓孩子在家庭事務中的任何環節都參與并發表自己的意見,比如打掃衛生全家人分工配合;家里置辦大的物件時,全家人商量;家里來客人時,家長要鄭重地向客人介紹孩子,并請孩子承擔一部分照顧客人的職責。
4、利用好神奇十分鐘。在孩子面對誘惑的時候,請他等待十分鐘,等待完畢后,他仍然堅持,那就說明孩子明確了什么是自己想要的;孩子不喜歡的事情,勸他堅持做十分鐘,十分鐘后就可以休息。
5、練習專注力。專注可以幫助孩子記住目標,全神貫注于當下的事情,高效率地完成。家長應在孩子專注時不打擾;動靜要得宜。
6、挑戰不習慣。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些原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每天認識一個新朋友,或者做一件自己原來不敢做或不喜歡的事情,這些都可以提高孩子挑戰自己的能力,磨練孩子的耐性。挑戰不習慣的好處,還可以提高孩子把想法轉化為行動的能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