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13歲的孩子不上學是不對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我們都知道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如果沒有知識將寸步難行,可以好好和孩子溝通交流,講生活中的例子,讓他知道知識的重要性,帶他去做一些兼職,讓他體驗生活,改變看法。
13歲不上學的后果
13孩子輟學,是自毀前程的表現。13歲是長身體學知識的年齡段。雖然應試教育有很多弊端,但不可否認,當前學校還是孩子學習知識增長智慧最有效的地方。社會發展越來越快,科技逐漸成為社會生活和工作中的主導,沒有真才實學將來很難在社會上找到立足之地。上世紀90年代改革開放剛剛開始,各行各業的發展機會都很多,沒文化或文化水低的人都有可能抓住創業的機會。但社會發展到今天,沒知識沒能力最多就是打工求溫飽,再難撐起一片天。
孩子不想在求學的路上一直走下去,就算學一門技術,至少也要有初中或高中的文化水平。13歲的孩子就走出校門,將來要吃的苦頭只有他自己去體味了。現在的小學生初中生,有一小部分學生家長或忙于工作或是別的原因,疏于對孩子的管理,小小年紀就開始抽煙喝酒,各種的不學好,然后再把周圍的同學一個一個帶壞。
在這里提醒下家長們,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和生活,還要注意孩子身邊的朋友,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必要時采取一些措施,讓他遠離那些不靠譜的同學和社會青年。做為家長我們沒權利去教育別人的孩子,嚴格要求自己的孩子是沒錯的。
13歲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
1、父母可以多多了解孩子的情況
十三歲剛上初中,很多時候由于初中的課業比起小學而言更為繁重,所以孩子逐漸厭倦學習,這時候父母應該多多與孩子溝通。當然父母與孩子溝通期間對于孩子不要有過多的指責,畢竟孩子正處于叛逆期,過多的指責只會讓孩子對你越來越反感,到最后還是不會對你敞開心胸。
2、家長要常與厭學孩子溝通
初中生學業最繁忙,心理壓力大,家長如果疏于與孩子溝通,會忽略學生產生厭學感的心理問題。家長可以在孩子放學后問問孩子一天都學習了什么,有什么收獲,學習壓力大不大,最近課業緊不緊張,可以在學生考試失利后安慰安慰孩子,問問孩子從考試中得到了什么經驗教訓。
3、幫助孩子分析各學科中存在的學習問題
采取先易后難的策略,幫孩子打好學習基礎,增強孩子學習的自信心。不斷培養孩子學習的專注力和耐力,才能讓孩子擁有更好的學習品質。在這個基礎之上,再加練一些中等難度的題型,進行學習思維拓展訓練,才會收到效果。
4、要讓孩子體驗到學習帶來的成就感
孩子處理一些簡單的學習問題,比如找幾道簡單得孩子肯定能做出來的題目給孩子做,做出來后贊美孩子聰明伶俐。還要讓孩子學會自我激勵,家長要常常暗示孩子,他是最棒的,他能做得比別人好,只是做不做的問題。
5、減輕孩子的課業負擔
十三歲的孩子不想上學,家長一定要讓孩子的學習任務,更加容易達到,將孩子很多的學習、課業負擔等等,分解為比較小的可完成的目標,督促孩子每天完成這些學習任務。讓孩子更容易完成自己的學習計劃以及學習目標。才能夠讓孩子有成功的經驗,逐漸積累成功經驗,才能夠獲得自信,以及獲得對學習的動力。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先不要一味批評說教:
家長不應該一味批評和指責孩子不上學的行為,而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讓孩子感到被接納和溫暖,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背后的原因。
2、多關心孩子感受,讓他感到接納和溫暖:
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的感受和需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和信任關系,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支持和接納,減少孩子的孤獨感和焦慮情緒。
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家長應該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多傾聽孩子的想法和感受,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決定,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家庭地位和重要性。
4、多夸獎少挑剔:
家長學會真誠的贊美,孩子的問題就解決了一半。
家長應該多夸獎孩子的優點和進步,少挑剔孩子的缺點和錯誤,讓孩子感受到自己被認可和鼓勵,增強自信和動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