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對于孩子的叛逆,家長應當要予以接納。孩子再怎么叛逆也好,這都是他必須要經歷的一個成長階段,家長要做好心理準備。留心觀察孩子,多和他們進行溝通。
叛逆期孩子怎么教育
一、學會傾聽,與孩子平等交流
“傾聽”是一門學問,好的傾聽者不會隨意打斷對方的談話,不會隨意否定、對方的觀點,不會以高位自居,更不會反客為主。傾聽不僅要聽,更要聽清聽懂孩子在說什么,更要觀察孩子在說話時的情緒變化,并且在適合的時候做出及時的回應,讓孩子知道你是認真聽他們講話,你是真的想要去了解他們。
二、學會尊重,與孩子和平相處
叛逆期的孩子,敏感、以自我為中心,心中有許多小秘密,學會尊重意在尊重孩子敏感的心靈,尊重他的個人世界不做過多干涉,尊重他的隱私權不去刻意挖掘。做到這些,是實現和平相處的第一步,接下來你要利用善于傾聽的優勢,讓孩子主動地向你訴說自己的秘密,自己的迷茫,并給與充分的支持。
三、學會改變,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們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的影子”,你是否能夠以身作則影響孩子,就是解決叛逆期孩子教育問題的關鍵。我們說如果一時半會兒改變不了孩子,那就先改變自己。遇事先調整自己的情緒,其實孩子很多叛逆行為“無傷大雅”,只不過這些行為我們自己無法接受,一旦看不過眼就想去糾正孩子,若孩子不聽勸就開始指責,翻舊賬,甚至有時候會上升到孩子的人格問題,如此相處方式大可不必。
如何幫助孩子平穩過渡青春叛逆期
第一、了解孩子行為背后的原因。
當孩子有叛逆行為時,先不要發火,不要生氣。分析一下背后的原因,耐心地詢問孩子,“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你為什么想到要這么去做?”,“愿意和媽媽說說原因嗎?”
用真誠的語言和態度,去感染孩子,了解孩子的真實原因和感受,才能更理性地面對孩子的叛逆
第二、嘗試去認同并且要尊重孩子。
當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的時候,不要輕易地否定。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一些讓你覺得不理解的行為舉止,比如喜歡奇怪的發型,喜歡奇異的服裝,看一些奇怪的小說或者電視劇等等。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我們的觀念不同,審美不同,在年輕人看來很正常的事物,我們并不接受,而其本質沒有對與錯之分。
但當我們換個角度,站在對青春期孩子的特點上,反而容易表示理解,且愿意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做法,有時反而可以給予孩子肯定,可以夸一夸孩子,“看起來精神啊”,“看起來時尚啊。”這樣反而讓孩子也更愿意尊重父母。
而且孩子在不同的時間,他也會有不同的喜好風格,不必太過于糾結。
第三、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法,提出合適的建議。
其實,很多時候,孩子的做法并沒有真正的對錯,只是觀念上的分歧而已。如果真的覺得孩子的做法有些欠妥,我們也不要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孩子,應該在合適的時機用合適的方法去給孩子建議,不要命令和壓制孩子去改變,而應該以商量事的口氣和孩子溝通,提出你的建議。
當然,當孩子的行為是明顯的不良行為時,比如說,孩子假期里成天玩游戲,我們都知道這種行為是不好的,當然不能縱容,父母肯定是要管教的,但是對于青春期的孩子來說,如果我們強迫、命令式的方式去阻止孩子,不許孩子玩游戲了,并不能真正幫助孩子合理地使用手機,減輕對手機的依賴,反而可能會將親子關系弄得更僵。
如果父母采用“商量式的”,有技巧的,但又不失原則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比如說“你也知道不能每天玩游戲,因為玩游戲會影響你的學習,會影響你的視力健康,甚至因為長時間玩手機,很多孩子因此得肌腱炎、頸椎病,要去看醫生,所以我們要合理地使用手機,你說對嗎?”
“如果你每天能按時完成作業,并且保證作業的質量,那么每天可以玩一個小時的游戲,周末可以給你玩一個半小時,這樣既不會耽誤你的學習,也不會對你的身體有太大的影響,你覺得這樣可以嗎?”
用“商量式”的語氣和態度和孩子溝通,孩子更愿意聽進去。
第四、少嘮叨,給孩子應有的時間和空間支配自己的事情。
媽媽過多的嘮叨是青春期孩子“最討厭”的事情之一,特別是當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時候,媽媽又到了更年期的年齡,而更年期的女人,往往喜歡嘮叨、容易發火,當青春期碰上更年期,一個愛嘮叨一個特煩嘮叨,一個喜歡管一個不愿意被人管,矛盾,往往就很容易產生。
因此,在孩子青春期的時候,父母盡可能地少些嘮叨,和孩子約定規則,媽媽可以盡量少干擾她,但是建議孩子去制定一些自己的學習和生活的計劃,不需要父母每天不停地催促和提醒,父母也盡可能管住自己的嘴,給孩子成長的時間和空間。
當然,孩子也不可能會那么自覺和自律去完成和執行他的計劃,父母可以做到適當的提醒并且監督孩子去完成和執行,但原則是不必要太多的干涉和催促,知道孩子心中有數就行。
青春叛逆期孩子心理特點
一、自尊心過強的逆反心理
自尊心表示尊重自己,有強烈的責任心,不容許他人侮辱或歧視,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培養孩子自尊心是重要的模塊。但過強的自尊心會固執已見,不尊重他人的意見,他人稍微有點指點,就會出現逆反行為。青少年在這個時候,有了自己的自尊,渴望擺脫大人的管束,會通過與老師家長作對,對他們的說教不聽不信來表達自己對傳統教育方式的不滿。
二、自私自利的嫉妒心理
有這類叛逆心理的青少年,只顧自身的利益,心中只有自己,從不顧及他人的感受很少關心別人。像很多叛逆青少年自己比別人強勢或學習好,就耀武揚威,但是一看到別人在某些方面勝過自己就嫉妒,還對別人的成果不屑一顧;還有的孩子不知道父母的生日而對自己的生日念念不忘,而且一定要過得十分有面子等等。
三、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
這類心理一般是由于青少年內心長期積壓的學習壓力,導致出現的負面心理。有這類心理的青少年,一般是平常表現很好,普通的考試也能取得優異成績,但是一到重大的考試就心煩意亂,最后導致考試考砸。考試怯場的恐懼心理會讓青少年面對決定人生前途的重大考試時,思維混亂,原本應該可以答對的問題,卻在腦中毫無印象。他們渴望成功但懼怕失敗,長此以往下去,很容易讓學生養成性格乖僻的心理異常問題。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