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兩個孩子吵架做家長的首先應該制止和中斷兩個孩子的吵架行為,并且向兩個孩子分別了解吵架的原因,告知吵架行為是不良行為并且不能夠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雙方冷靜下來進行合理有效的溝通。有效的培養孩子理性的解決問題和矛盾的思想和方法,提高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
兩個孩子吵架家長怎么處理
1、不急著參與其中
大人之間會因為性格、處事方法等的不同而吵架,小孩之間吵架也是很正常的。如果兩個孩子吵架,未出現身體傷害之前,家長可以先旁觀,不要急著介入進去。
2、讓孩子冷靜下來
如果孩子吵得特別厲害,甚至到了動手的階段,家長就要開始介入了,并且先想辦法讓孩子們冷靜下來。比如將他們分開或者帶離“事發”現場。
3、對兩個孩子一視同仁
大寶二寶都是家長手心里的寶,家長不光要在心里有這個意識,在處理他們之間的矛盾時,更要對孩子一視同仁,不偏袒任何一方。
分別讓兩個孩子說清楚吵架或打架的原因,知道孩子們此時的心理訴求,并根據這個訴求想辦法化解兩者之間的矛盾。
4、多從寶寶的角度想問題
孩子和大人的思維方式不一樣,如果家長總是以成年人的思維方式去思考他們的行為,可能永遠都無法明白他們為什么要這么做或那么做。
如果孩子吵架了,不妨先問一問孩子是怎么想的,然后再決定該怎么做。比如二寶推翻了大寶剛堆的積木,可能就是想碰一碰,卻因為沒掌握好力度而導致積木塌了。
5、不忽視孩子的心情
另外,無論大寶還是小寶,都不要忽視他們的心情,多聽一聽他們的訴求,更不要著急下結論。
比如有些家長看到孩子因為搶玩具而打架,二話不說,將玩具沒收。這種做法容易讓孩子心里感到委屈,次數多了還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為什么二胎家庭里,兩個孩子總是容易產生矛盾?
下面這兩點,可能是比較主要的原因:
1、父母偏心:永遠讓老大遷就老二
很多父母在孩子們發生爭執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教育老大多讓著老二一點。也許本意是讓老大學著“寬容”,但實際上既是父母們在偷懶,也是在無意間給他們灌輸了“不公平”的觀念。
原本事情是可以分辨的。不管年紀大小,是誰闖的禍就由誰來負責。假如老二年紀還很小,那至少可以在立場上表明態度,告訴老大“我是站在你這一邊的”。
一個人不管長大多大,永遠會需要安全感,它不會因為年齡的增長而消減。
相反,孩子越是走向成熟,反而越是需要“規則”意識,而關于規則的判斷,又往往來自于父母。本來可以仔細分辨事實,但卻直接用“以大讓小”這種道德綁架要求孩子,他們一定會感覺“不公平”,感覺委屈。
2、孩子不會正確地表達愛
有時候,并不一定是老大真的對弟弟妹妹有意見,他們或許是害怕父母的愛被分走,也可能只是沒有找到正確的方式去表達愛。
曾看到一個案例,主人公的朋友一家剛剛迎來二胎。對于這個剛出生的小弟弟,老大一點兒都沒有抗拒心理,反而很喜歡,不過她喜歡的方式卻有點不一樣。她時不時就去打這個小嬰兒兩下,要么就是捏著他的鼻子玩,常常把孩子逗得大哭起來。
剛開始的時候,家里大人還只是說她幾句,后來實在不耐煩了,就直接對著她吼道“你離他遠點”。從那以后,老大確實不再捉弄弟弟了,但她也越來越討厭這個新成員,甚至開始說“我不想要這個弟弟”。
這就是典型的父母引導不當。一開始,老大只是不知道怎么去表達自己的喜歡,但父母卻沒有及時察覺和引導孩子,反而是責罵他們,這才引發了孩子的叛逆心理。
對于二胎家庭的這種沖突,心理學專家曾經給出了一個專業的解釋,叫“同胞競爭障礙”。它通常指隨著弟弟妹妹的出生,兒童出現的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
主要表現為嫉妒嬰兒,增加與父母的對立沖突,甚至會出現模仿嬰兒的舉動等社會性退縮行為。
但這種行為也有一定的規律性,到了兒童成長的中晚期,等他們開始參與到與伙伴的互動中,自然就會開始減少與同胞的爭奪。而在此期間,與其給他們責罵,不如用愛引導他們去接受和愛護自己的弟弟妹妹。
二胎家庭家長如何處理孩子關系
1、承認個體差異,但在思想上公平對待每一個孩子
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有屬于自己的個性和氣質特點。兩個孩子雖來自同一母體,但氣質、相貌和性格卻完全不同。正是因為存在種種差異,父母就不可能完全公平地對待每個孩子。但是,這并不代表父母可以偏心,在思想上,父母應該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這是基礎。
2、讓孩子懂得彼此關愛
家長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灌輸兩個寶寶是彼此最親近的人的概念,讓孩子從心底里關愛彼此,特別是讓大寶覺得,因為小寶的到來,不但沒有奪走父母的愛,還帶來了弟弟或妹妹的更多的關愛。比如,可以每月設置一天為關愛日,讓彼此感受關愛。我家每個月12日是我家的關愛日,這一天,要求兩個孩子為家里其他成員主動做一件事兒,或者買一份禮物(家長出基金),以表關愛。關愛的事情做得多了,就成了習慣。特別是收到兄弟姐妹的關愛,兄弟姐妹更和睦。
3、制定規矩,監督執行
家長要制定家庭規矩,并監督孩子執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了規矩,孩子們在遇到事情或問題時,就會有章可循,按規矩辦事。他們覺得家長是一視同仁的,這樣相處自然就會融洽。比如去超市買東西,我家的規矩是寶寶每人可以選擇一件自己想吃的零食,不能因為小寶小,或者小寶哭鬧,就給他多買。對兩個孩子都是同樣的要求,他們自然不能無理取鬧了。
4、讓孩子們學會自己處理彼此之間的問題
隨著孩子們的不斷成長,彼此之間難免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作為家長,面對孩子的問題,千萬不要當仲裁者,要懂得傾聽,幫孩子講明白其中的道理,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解決彼此間的問題。否則一有矛盾,就告狀的現象就會在家里愈演愈烈,兩個孩子之間也會產生嫌隙。而且要鼓勵孩子之間多溝通,溝通不但利于孩子間的增進感情,而且也容易消除誤會。也許孩子們彼此間的一些問題就是由于誤會產生的,誤會消除了,問題自己也就解決了。
5、讓每個孩子心里都感到自己是父母的焦點
讓每個孩子心里都感到自己是父母的焦點,孩子才會更快樂。有時候,絕對的公平是冷冰冰的,孩子體會出的是父母的態度,而不是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