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冷靜,心里有所準備,自己的孩子脾氣性格,畢竟自己還是畢竟了解的,要做到心中有數。孩子離家出走,家長要看孩子的年齡特點,不同年齡特點的孩子出走的時間,方式,地點,在外時間,對家長的期盼都是不一樣的。
小孩子離家出走應該怎么教育
1、找回孩子予以關心
家長需要聯合親朋好友的力量去孩子常去的學校、公園等地方尋找,并且也可以向警方求助,借助專業力量找到孩子。在找到孩子后,家長不必急著教育,而應該要對孩子表達關心,撫慰孩子擔驚受怕的心靈。
2、引導孩子理性處理問題
很多孩子喜歡用發脾氣、離家出走的方法來處理問題,想要逼迫父母妥協,但這樣的方式是非常不明智的。家長需要去教育孩子遇到問題,靠離家出走的方式是沒有任何效果的,只是會徒增風險,應該要學會保持理性,運用合適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3、堅守教育原則
在找回孩子后,家長不能出于心疼孩子或害怕孩子再發生離家出走的心理,而選擇放棄自己的教育原則,對孩子不施以教訓。這樣只會讓孩子吃到甜頭,縱容孩子以后再次以離家出走的方法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因此家長還是要堅守自己的原則,對觸犯了底線的孩子進行耐心的教育,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加以改正。
小孩子離家出走有哪些原因
1、厭學。
一般情況下,孩子的學習自覺性比較好,上進心強。不過,一旦學習上遇到困難,學習成績跟不上,會影響學習積極性。這個時候,如果老師對孩子流露出不滿乃至輕視的態度,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挫傷上進心。而家長如果只是失望和埋怨,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孩子易產生逆反心理,久而久之就會厭學情緒,最終一走了之。
2、厭家。
隨著單親家庭增多,孩子生活在感情缺失的環境中,缺乏安全感。另外,不少家長除了在生活上滿足孩子的需求外,不太關心孩子的成長,導致孩子孤獨內向。如果孩子在家里得不到快樂和溫暖,就會向外面的世界。
3、青春的躁動。
孩子正處于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青春期,德國兒童心理學家夏洛特·彪勒曾把青春期稱之為“消極反抗期”。這種反抗傾向,對異性的興趣以及繁重的學習任務等,也給身心造成極大負擔。
4、社會的誘惑。
孩子正處于多夢的年紀,充滿幻想,好奇心強,對外面的世界充滿憧憬。由于涉世不深,社會閱歷不足,他們對社會現象不能正確把握。
孩子離家出走,教育不恰當的后果
1、影響孩子性格成長。孩子離家出走可能會導致不良性格的出現,甚至會導致孩子在性格上變得越來越孤僻,甚至可能導致自卑,出現自卑的性格。
2、引起孩子心理負擔。青春期孩子叛逆比較嚴重,如果家長用教育、管教的方式去管教孩子的話,只會讓孩子出現抵觸心理,孩子很容易形成自我封閉,不敢自己嘗試。
3、不利于親子關系的和諧。孩子到了青春期的叛逆期,他們會變得非常敏感,他們在很多事情上都會采取一些錯誤的方式去進行解決和解決。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