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要知道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然后對癥下藥。如果是因為孩子在家里待太久,可以讓孩子出去游戲或者運動,帶著孩子出門去;如果是因為家長自己平時就喜歡玩手機,那必須改掉玩手機的習慣,以身作則。
孩子沉迷手機的解決方案
1、設定時刻約束。家長可以在家里擬定家規,規定每天運用手機的時刻和場合。例如,晚上睡覺前和吃飯時禁止運用手機。
2、激發興趣。協助孩子尋找和自己興趣相關的活動和愛好,使其對其他活動有更大的熱心,例如運動、手工等。
3、約束網絡運用。除了手機以外,如果允許的話,可以約束孩子運用電腦和其他數字設備的時間。
4、鼓勵戶外活動。安排家庭運動、散步、露營等戶外活動,讓孩子脫離手機,體會大自然,享用與家人互動的樂趣。
5、良好的交流。和孩子談談你的關心和希望,讓他們知道過多沉浸手機或許導致的負面影響,并告知他們應該怎么控制運用手機。
孩子為什么會沉迷手機
1、父母的言傳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師,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將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孩子有一對“手機控”的父母,那多半孩子沉迷于手機,手機不離手也就不難理解了。
2、親子教育的缺失
有研究表明,家庭內部的沖突越是頻發、越是激烈、越是無法解決,對孩子的心理健康的負面影響就越大。當父母發生沖突的內容與孩子有關時,孩子的心理痛苦會更深,也就更有可能把長時間玩手機作為應對痛苦的解決辦法。
還有一項數據顯示,孩子3歲開始玩手機的占32.5%,而超過一半的父母其讓孩子玩手機的理由是“可以讓他們老實待一會兒”,手機代理了父母作為親子教育的事。捫心自問,家長們干過沒有?所以,孩子對手機越是沉迷,他在家庭中缺失的東西就越多。
3、心理需求沒得到滿足
孩子沉迷于手機,跟其他嚴重的心理行為一樣,從根本上講,都是深層次的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尤其是在家庭中沒有獲得相應的心理營養。隨著社會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養孩子的方法和過去養孩子的方法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以前養孩子,家長只要負責讓孩子吃飽穿暖就行,但現在養孩子,除了要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需求。一旦孩子的內心需求得不到滿足,潛意識里就會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對性格的形成影響很大。
4、孩子生活單一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生活狀態是宅:足不出戶待在家。孩子足不出戶,甚至有家長認為這是孩子乖的表現。
中國只有5%的母親說,自己的孩子常在大自然中探索。當孩子長期處在枯燥乏味的生活中時,必然會被手機各種誘惑填滿。
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的后果
1、影響視力
長期不正確使用電子產品,會有損孩子的視力發展。現在我國的青少年近視率已接近60%,一定要引起充分的重視。使用電子產品時,一定要注意姿勢、時間的控制。
2、依賴性、成癮性
這是家長朋友們最怕的手機弊處了。有的孩子做作業會依賴網絡搜題,使孩子喪失主動思考的能力,凡事走捷徑而不愿付出努力。有的孩子會對手機游戲成癮,熬夜玩、不寫作業的玩,成績注定一落千丈不說,還很傷身體。
為防止此種情況發生,家長一定要早期參與,監督、管控,一定要控在“依賴”之前,“成癮”之前。多鼓勵孩子主動思考,引導孩子獲得自己努力后成功的快樂;多帶孩子參與戶外運動,要孩子在揮灑汗水中得到釋放。
3、不利于人際關系的建立
沉迷于手機中的孩子,對虛擬的世界充滿了依賴,在現實社會中可能表現出孤僻、對抗等性格,不利于現實人際關系的建立和交往發展。家長要多給孩子創造豐富的人際圈、活動范圍,讓孩子能充分感受到現實生活的溫度和多樣。
4、安全性問題
網絡上有專門針對孩子的各種詐騙手段,把防御能力不強的孩子做為主要目標,孩子往往上當受騙還不敢跟家長說,騙子們屢屢得逞。家長們平常要注意對孩子進行網絡安全教育。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