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嘗試冷靜分析兒子的言辭,了解他的真實想法和情感。有時候,不尊重的言辭可能只是表達情緒的方式,而不是真正的惡意。
兒子對媽媽態度不好怎么說他
1、告訴孩子正確表達方式
當孩子表現不禮貌態度時,家長可以告訴孩子,如何用較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思。
例如:孩子也許因為不從而說出:“你不要管我啦,我就是還想再看電視嘛。”這時家長可以先暫停孩子看電視的動作,并清楚告訴他原因。
建議他可以換個方式說:“爸爸媽媽,現在這節目還沒結束耶,可以再給我一些時間嗎?”婉轉的表達減少親子間情緒沖突。
當然也不要強迫孩子一定要接受自己的建議,可以先聽聽孩子的想法和理由。
2、先隔離冷靜一下
對于正在生氣而口不擇言的孩子,可以讓他獨處一下,等他的情緒平穩時,再通過故事或角色扮演方式,讓他了解他說話的方式是不正確的,會讓對方感覺很不舒服。
而爸爸媽媽千萬不要自己先發一頓脾氣,然后等大家都氣消了就不了了之,這樣孩子不清楚錯在哪里,也不知怎么樣才是正確的學習模范。
3、做孩子良好的模范
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如果能做良善的引導及示范,相信孩子會學習的更好。
如遇到長輩師長及同學要問好、公共場所不大聲爭吵、把“請、謝謝、對不起”作為和他人對話中重要的元素。
4、耐心引導及學習
爸爸媽媽應該讓孩子知道:一顆尊重的心是最重要的。
有禮貌、守規矩的孩子,會讓周圍的人覺得愉悅、舒服與溫暖,且受歡迎;相反的,如果你是一個沒禮貌、沒規矩的孩子,就會得不到喜愛,朋友也會疏遠你
5、和孩子溝通
多抽出時間來和孩子溝通,了解他的日常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的小世界,和孩子交朋友,進入他的世界,對癥下藥。
兒子對媽媽態度不好是什么原因
1、當孩子得不到尊重時,他也無法付出尊重。
因為他內心根本就沒有尊重的概念和意識,就算父母提到尊重二字,對孩子而言,也只是字面上的東西。父母沒有行為上的示范,孩子不知道什么是尊重。
2、父母自己不尊重自己,也不尊重孩子。
比如,很多父母自己在孩子面前說話不算數,內心沒有原則,無法贏得孩子的尊重。還有許多父母,并不懂得如何真正尊重孩子。他們沒有把孩子看成獨立的人,總是代替孩子做決定,或把自己的想法強加給孩子,不允許孩子反駁自己等等。
3、沒有給孩子做好榜樣。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不會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不論是消極的還是不文明的都會展現在孩子的面前,所以孩子慢慢事物就會耳濡目染到一些負面的行為習慣,慢慢的就會變得越來越消極,成為了父母眼中的壞孩子。
4、無底線寵愛孩子。
有的父母會因為自己對孩子的愛,而沒有任何原則與底線的寵愛孩子,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孩子永遠都不會感覺到滿足,毫無原則的滿足孩子的欲望,只會讓孩子變本加厲,慢慢的會認為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的,不會對父母的付出有任何的心疼,慢慢的父母的地位會越來越卑微,而孩子卻成為了家庭的主導,父母被孩子牽著鼻子走,孩子會越來越不好管教。
5、社會環境的影響。
當今網絡信息發達,而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還欠缺,孩子很容易受網絡環境左右,扭曲他們對信息的解讀。另一方面,有些孩子認為自己性格上的不足都是家庭環境造成的。因此,孩子對父母心生怨恨,但是父母沒有及時發現,及時幫助孩子疏導情緒。
媽媽與兒子相處的正確方式
與孩子相處的過程切忌念念叨叨,在孩子不愿意溝通的時候總是喜歡在孩子耳邊念叨,其實這是不正確的,這樣只會讓孩子更加反感。
與孩子溝通的第一步是要經常和孩子在一起,讓孩子習慣身邊總有你的存在,才能進行進一步的交流在與孩子交流前,應先摸清孩子的興趣,從他感興趣的著手才能引起他的注意。
當孩子有什么不好的習慣,比如沉迷游戲,但又想要糾正的時候,不能只是直接而強制性地要求其改正,應當先主動挖掘他的其他興趣,從轉移興趣起步。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