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1條回答
首先要有愛心,耐心,抱著接納的態度,正確疏導,既不能強壓,也不能放縱。要舍得讓他們經歷磨難,受到挫折之后,不挖苦,羞辱,而是乘機引導,培養良好興趣,樹立正確觀念,走進孩子心里,陪他們平穩渡過“叛逆期”。
孩子叛逆期怎么教
1、多多了解孩子。在忙于生計的同時,家長一定要抽出時間來多了解孩子,與孩子、孩子的老師多多溝通,盡量對孩子在幼兒園和家庭中的表現有一個全面把握。
2、耐心傾聽孩子,真正放下身段。
3、跟孩子講道理。除了平時的告誡之外,家長也要在實際的情境中教導孩子一定的道理。讓孩子有同理心,讓他從其他人的角度去體會一下,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會如何影響他人。
4、讓孩子去體驗。如果孩子老是聽不進大人的話,那么在保證安全和沒有惡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體會“自食惡果”的滋味。通過自身的切實體驗,孩子將能深刻領悟到家長的教導有多么正確和重要。
5、同孩子做協商。不要總是要求孩子按照大人的心意去生活,那么不只是孩子痛苦,就連大人也很痛苦。盛怒時不管教孩子,修正對孩子的期望。
孩子叛逆期,家長的教育誤區
1、過度控制
許多家長認為,通過嚴格的控制和限制,可以防止孩子犯錯和偏離正軌。然而,過度控制往往會引發孩子的反抗情緒,使他們更加渴望自由和獨立。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采取更激烈的叛逆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
2、忽視孩子的感受
有些家長只關注孩子的行為,而忽視了他們的內心感受。孩子在叛逆期可能會經歷各種情緒波動,如焦慮、憤怒、沮喪等。如果家長不能理解和接納這些感受,孩子可能會感到孤獨和無助,進而加劇叛逆行為。
3、缺乏溝通
良好的溝通是解決問題的關鍵,但在孩子叛逆期,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溝通往往會出現障礙。家長可能會采取指責、批評的方式與孩子交流,導致孩子不愿意與家長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不一致的教育方式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可能會出現不一致的情況。例如,一方家長過于嚴厲,而另一方則過于寬容。這種不一致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困惑,不知道該如何行為,從而增加叛逆的可能性。
5、期望過高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可能會給孩子帶來巨大的壓力。當孩子無法達到家長的期望時,他們可能會感到沮喪和失落,進而產生叛逆行為。
孩子為什么會出現叛逆期
認知能力已經充分發展
當孩子的處于叛逆期的時候,隨著身體與心理的發育,會讓孩子的認知能力提升,這個時候孩子的叛逆就會產生,所以說這就是孩子出現叛逆期的原因。
人格形成的過程
當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他們會不斷地去探索自己,而且還會思考自己與其他人的不同點,這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重要環節。
如果說孩子沒有叛逆期,一直聽從父母的言語,那么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后,就會表現出沒有主見的情況,還有隨波逐流的情況。
有利于人際關系的調節
當孩子長大以后,叛逆期會讓孩子在原有的“依戀”親子關系,轉變成為“依戀”親子關系,而且在孩子有了自主意識的時候,可以讓孩子更好的適應社會。
重要的是,孩子也會表現出好面子、自尊心強等等的情況,有的孩子想在長大之后做的事情,比如說喝酒與抽煙,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引導。
是不良情緒的發泄口
當孩子處于叛逆期的時候,會出現敏感、情緒化,有的孩子的叛逆會被認為是情緒的發泄口,只要孩子可以發泄出來,對孩子來說,對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利的,而且還可以幫助孩子減輕壓力。
Copyright ? 2015 - 2025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吧 版權所有豫ICP備15030198號-41